首页 百科知识 秋西瓜栽培技术

秋西瓜栽培技术

时间:2024-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秋西瓜育苗正值高温天气,苗床管理主要以遮阴、防雨、防徒长和病虫害的防治为主。苗期病虫防治以立枯病、猝倒病、瓜蚜、瓜绢螟和黄守瓜为主,每隔5~7天用灭菌威1000~1200倍或代森锰锌1000倍及万灵的混合液防治2~3次。种植秋西瓜要做到三沟相通,利于排灌。中果型品种每株留1个较好的瓜,其余的瓜去掉,小果型品种每株留瓜2个,其余的全部摘掉,用麦草或稻草将瓜垫起,做好座瓜物候期标志。

1.选用良种

选择适应武汉地区秋种的西瓜品种,一般应选择中、小果型的品种。

2.育苗

武汉地区秋西瓜栽培的播种期选择在6月25日至7月10日为宜,最迟不能超过7月15日。

有籽瓜种子用50~55℃的温水浸种4~6小时,无籽瓜种子磕种后用50~55℃的温水浸种0.5~1小时,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的黏液,并用湿毛巾将种子平铺包好,装进塑料袋,放在室内催芽。

播种前一天用灭菌威1000~1200倍的水溶液浇透营养钵并盖上地膜。种芽长0.2~0.5厘米时即可播种,每钵播种芽1粒,播种后盖土并覆盖稻草,浇施一次透水。

秋西瓜育苗正值高温天气,苗床管理主要以遮阴、防雨、防徒长和病虫害的防治为主。播种后及时加盖小拱棚防雨,遇晴天高温天气,揭去小棚膜,上午10∶00至下午4∶00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防止高温灼伤瓜苗;出苗后要适当控水,防止瓜苗徒长,瓜苗出现缺水症状,可在下午5∶00后浇水。苗期病虫防治以立枯病、猝倒病、瓜蚜、瓜绢螟和黄守瓜为主,每隔5~7天用灭菌威1000~1200倍或代森锰锌1000倍及万灵的混合液防治2~3次。

3.选地整地施底肥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2~3年未种过西瓜的田块,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整平、整细。一般采用单行种植方式,有利于抗旱和排渍,3米开厢,每厢开三条施肥沟肥底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含硫复合肥50千克,施肥后做成宽60厘米、高20厘米的瓜畦,铺上地膜准备定植。

4.适龄定植

苗龄12~15天,幼苗二叶一心时定植,定植时要选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浇足定根水,每亩定植600株,株距0.3~0.4米,定植后在地膜上加盖麦草或稻草,以降低地膜下的土温,减少水分的蒸发。

5.田间管理

种植秋西瓜要做到三沟相通,利于排灌。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活苗后看苗浇水,瓜苗出现缺水症状,应及时浇水抗旱。

瓜苗定植后5~7天浇一次2‰的复合肥水提苗。在蔓长10~15厘米时追施伸蔓肥,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千克。当幼果长至鸡蛋大时追施膨瓜肥,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千克。

小果型品种三蔓整枝,即在主蔓基部选留2条生长健壮的侧蔓,其余侧蔓和坐果节位以下的腋芽全都抹去。中果型品种双蔓整枝,即在主蔓基部选留1条生长健壮的侧蔓,其余侧枝和坐果节位以下的腋芽全都抹去,当蔓长50厘米时要及时压蔓,以后每隔7~10节压蔓一次。

无籽瓜品种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早晨7∶00~9∶00采摘有籽瓜的雄花进行人工授粉。

中果型品种每株留1个较好的瓜,其余的瓜去掉,小果型品种每株留瓜2个,其余的全部摘掉,用麦草或稻草将瓜垫起,做好座瓜物候期标志。

6.防治病虫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和蔓枯病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霜铜、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瓜绢螟、黄守瓜等,用乐斯本、阿维菌素、吡虫啉、氰戊菊酯、农地乐等高效低毒低农药防治。

7.适时采收

按分批座瓜的标记,分批采收,秋季气温由高到低,西瓜后熟较慢,若就近销量,十成熟采收,若外销或短时贮藏,则必须在九成熟时采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