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适合武汉地区大棚种植的优良西瓜品种,早春红玉、万福来、早佳8424等。
2.培育壮苗
配制营养土:按6∶4 (6份肥沃园土,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配制营养土过筛,再加入过磷酸钙1.5千克/立方米。
建苗床:苗床面积以栽种面积确定,每亩需苗床面积3~4平方米,每个苗床按(宽1~1.2米)×(长8~10米)×(高0.15~0.20米)进行修整并铺地热线,摆上营养钵,加盖草苫,播种前2天浇透水。
播种选种:选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放入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洗净。
浸种:用55℃的温水浸种搅拌15分钟后,使其自然冷却浸泡6~8小时。
催芽:浸种后用清水洗净,用4~5层湿纱布包裹放在恒温箱催芽,催芽适温28~30℃。
播种:将出芽的种子播在营养钵中,每钵一粒,播后覆土1厘米,浇水、盖膜,保温保湿。
苗床管理:白天保持床温25~30℃,夜间保持8~23 ℃。出土后白天温度保持23~25℃,夜间保持15℃左右,防高脚苗。当苗达到三叶一心时可定植。
定植前炼苗:通过揭膜通风降温炼苗增强幼苗的适应性和抗性。
3.整地作畦施底肥
选地:选择水稻田或间隔5年以上未种植瓜类的田块,要求地势平坦、排灌、交通方便。
整地:年前翻耕冻土,年后整地开厢作畦,每棚2畦。
开沟:开好围沟、棚沟、厢沟。
施底肥:定植前10天,在畦中间开沟施肥,每亩施250千克有机生物肥+25千克三元复合肥+1千克硼砂。
4.搭建大棚
大棚规格:长40米、宽6.2米、高1.8~2米,每亩可建大棚2.5个,用0.07毫米抗老化膜或无滴膜覆盖。
灌溉系统:滴灌带主管选75毫米、支管选50毫米的塑胶管按每畦一根摆放需定植苗附近,配2.2千瓦电动水泵或175型6马力柴油机作动力。
5.定植和田间管理
定植:选晴天定植,定植前棚内满地覆盖地膜。定植密度:小果型品种株距50~55厘米,每亩400株。中果型品种株距65~70厘米,每亩300~350株。定植后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浇足定根水,扣紧小拱棚,密封大棚。
棚温管理:缓苗期白天30℃左右,夜间15℃,夜间3层农膜覆盖。团棵期白天30℃,夜间15℃。伸蔓期白天25~28℃,夜间15℃。开花结果期白天30 ~ 32℃,夜间15~18℃,温度的调控主要靠揭膜通风的时间来控制。5月份以后随气温的不断升高,除靠揭盖大棚围膜通风降温外,还要依靠滴灌水分降低地温和近地面温度保证西瓜正常生长。
水分管理:定植时一次性浇足定根水,以后观察土壤墒情和瓜苗长相决定是否浇水。开花坐果期,逐步加大灌溉次数和浇水量,并结合追肥同时进行。
合理施肥:缓苗肥、伸蔓肥根据瓜苗长势确定,膨瓜肥在第一批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采用滴灌办法,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在采收前再滴灌一次,用肥量看长势而定。以后每采收一批瓜,就要及时施一次肥。
整枝理蔓:合理整枝是调整生长的重要环节,一般采取3蔓整枝,采收第二批瓜后进入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分枝。
坐果:摘除瓜蔓上的第1朵雌花,出现第2朵雌花时,用强力坐果灵兑水稀释后喷幼瓜,并用不同颜色胶带作标记,便于采收时鉴别成熟度。
6.多批次采收期的管理
大棚西瓜一播多收栽培的关键措施是要保证瓜蔓不衰老,在各批次采收过程中,注意保护瓜蔓不受损伤,合理应用生长调节剂,看苗情及时补追肥水,防早衰。①滴灌肥水:因为底肥使用量少,所以在采收第一批瓜以后,要及时的滴灌水肥,保证有充足的养分防衰老。施肥量一般看苗情而定,生长正常的田块亩追10千克三元复合肥,长势差的田块按每亩施15~20千克,施肥前将肥料充分溶解,然后进行滴灌。②巧用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磷酸二氢钾速效肥料。在西瓜全生育期均可使用,滴灌或叶面喷施均可,滴灌浓度为0.5%,叶面喷施为0.2%。翠康生力神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促发生根,延缓叶片衰老,多批次采收中期使用效果好,一般用4000倍液滴灌和喷雾。稀土氨基酸液肥。是一种广谱性营养肥料,全生育期可应用。一般用1000~1200倍液滴灌或叶面喷施。爱多收生长调节剂。刺激西瓜茎叶生长,用于西瓜生长后期,一般用6000倍滴灌或叶面喷施。
人工辅助授粉:坚持喷用座瓜灵,保花保果。进入高温季节,大棚气温达40℃以上,抑制花芽分化,导致雄花发育不正常,因此,要坚持使用坐果灵。确保雌花坐果是提高后期产量的关键。
暑期预防高温:我市7~8月份进入高温酷暑期,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出4~5℃,采取在大棚中部两侧开3~4个直径50厘米圆形孔,散发棚中的热气。同时经常灌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降低地温和近地面温度。
7.防治病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