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补救措施

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补救措施

时间:2024-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作再生稻的中稻安全抽穗扬花期安排7月20日之前,其他中稻的安全抽穗花期安排8月15日之后,避免高温热害影响。以水调温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等高温敏感时期,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以在田间灌深水,调节田间的气候,降低温度,减轻高温伤害。一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施肥中磷钾比例是有效的抗热害措施,可提高千粒重。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湖北省常出现高温于旱天气,此时正值中稻的抽穗开花期,会引起花粉活力下降,颖花不育,造成水稻减产。为了避开高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实现中稻高产稳产,采取以下对应措施:

1.选用耐高温品种

做好品种试验,筛选抗高温力较强的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和主推品种工作,引导农民选用耐高温品种。

2.科学安排播插期

结合各地的中长期天气预报,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确定合理的播插期,切实按照安全抽穗扬花期安排好播种期。一般作再生稻的中稻安全抽穗扬花期安排7月20日之前,其他中稻的安全抽穗花期安排8月15日之后,避免高温热害影响。

3.高温热害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1)以水调温减轻高温热害影响。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等高温敏感时期,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以在田间灌深水,调节田间的气候,降低温度,减轻高温伤害。

(2)喷施叶面肥。根外喷施3%的磷酸钙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高温伤害。

(3)及时收割留茬再生。对结实率只有30%~40%的田块,可采用适当提早收割、留高茬再生,争取二季增加的收成。

(4)加强后期管理。一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搞好病虫预测预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严防灾后灾。二是加强后期水肥管理。坚持浅水湿润灌溉,防止夹秋旱使灾害进一步加剧,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以收获前7~10天断水为宜。提高施肥中磷钾比例是有效的抗热害措施,可提高千粒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