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洪涝害对夏大豆影响很大,往往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在夏大豆遭遇洪涝灾害之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以便把水灾造成的产量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及时清沟排渍
水灾后大豆田间常有明显积水,应抓紧开沟排水,以免大豆植株因淹水时间过长而死亡。无明显积水的田块,也应及时清沟排除多余水分,调节土壤水气状况,以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和根瘤的发育。夏季洪涝灾害常发生在夏大豆苗期前后,此时土壤水分过多,将不利于蹲苗、壮苗和防止中后期倒伏。
2.重施花荚肥
水灾不仅影响大豆植株的生活力,降低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而且造成土壤中所施基肥大量流失,后期缺肥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水灾后要特别重视施用大豆花荚肥,此举增产效果明显。花荚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8千克或硝酸铵12千克。此外,花荚期追施磷肥效果更佳。一般每亩用2%~3%的过磷酸钙溶液35~75千克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50~60千克喷雾即可,也可用5%~10%的氮、磷、钾混合溶液进行根外喷施,如能将磷肥与钼肥结合喷施则效果更佳。
3.中耕松土,清除草害
水灾后大豆田块土壤板结,应在不同时期中耕松土,调节土壤水气。受灾的大豆植株相对比较脆弱,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弱,应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生长中后期无法中耕时,应人工拔除田间杂草,以免与大豆植株争水争肥。
4.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豆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有大豆蚜、食心虫、豆天蛾、造桥虫、红蜘蛛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豆天蛾和造桥虫,豆天蛾每亩可用2.5%敌百虫粉1.5~2.5千克喷粉,或用杀灭菊酯、敌杀死等药剂防治。造桥虫可用20%乐果乳剂250倍液喷雾。在高温低湿田块,则大豆蚜和红蜘蛛发生较多,可喷0.5%乐果粉或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对于大豆食心虫,每亩用2%百治屠粉或2%杀虫粉2千克喷粉,或康宽1000倍液喷雾,防效良好。
在大豆生长中后期,应重点防治好灰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茎、荚和种子。在大豆花荚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兑水40千克喷雾,可有效防治该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