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甜瓜膨大剂”,市面上叫“坐瓜灵”,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橘等作物上。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经大量田间试验证明,膨大剂在合理使用下对西瓜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瓜农应按照标签规定的用药剂量、用药时期和施用方法施药,如果使用时期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或处理不均匀,会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出现畸形果、裂果等药害症状。
氯吡脲最早是在美国首先研发的, 日本于1985年开始生产和使用。据查证, 目前,氯吡脲仍在日本登记和使用,登记范围为葡萄、弥猴桃、西瓜、甜瓜、茄子、烟草等作物(并非像有些专家所说的, 日本已停止登记和使用)。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这种膨大剂,1992年获得我国农药登记,并开始在一些省份应用。 目前,氯吡脲不仅在我国使用较广,而且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 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广泛使用,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了农药安全评价规范和准则,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我国根据国际准则,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建立较为完善的农药安全评价体系。美国、 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其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质清单,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 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膨大剂的使用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品种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正常使用条件下,可以促进果实增大、早熟、提高产量。但是,如果过量使用或使用时期不当,可以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药害现象。氯吡脲一般应在西瓜雌花开花的当天或花前1~3天,喷在瓜胎上,而且应当按照登记时推荐的用量施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