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涂料防水层质量控制与验收

涂料防水层质量控制与验收

时间:2024-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涂料防水层施工时,要保证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涂料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完成对涂料防水层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3.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处。

一、任务描述

进行涂料防水层施工时,要保证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涂料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完成对涂料防水层检验批的质量验收。

二、任务分析

本任务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保证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二是要对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

要保证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掌握涂料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要对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就需要掌握涂料防水层检验批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等知识。

三、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包括涂料防水层质量控制点和涂料防水层检验批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两部分知识。

(一)质量控制点

(1)涂料防水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2)有机防水涂料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等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应采用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有机防水涂料基面应干燥。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无机防水涂料施工前,基面应充分润湿,但不得有明水。

(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组分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

2)涂料应分层涂刷或喷涂,涂层应均匀,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

3)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4)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增加胎体增强材料和增涂防水涂料,宽度不应小于50mm。

5)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5)涂料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机械回填时不宜小于70mm,人工回填时不宜小于50mm。

2)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侧墙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2.5的水泥砂浆

(二)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

涂料防水层质量检验标准见表2-37。

表2-37 涂料防水层质量检验标准

四、任务实施

(1)保证涂料防水层施工质量的措施见“质量控制点”相关内容。

(2)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按照“表2-37涂料防水层质量检验标准”进行。

五、拓展提高

涂料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下所述。

(一)起鼓

1.现象

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现象,使涂膜粘结不良。

2.预防措施

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二)涂膜翘边

1.现象

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

2.预防措施

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任务巩固】

1.涂料防水层的甩槎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mm,接涂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

A.50  B.80  C.100  D.150

2.涂料防水层的厚度用()检查。

A.目测  B.钢材  C.针测法  D.贯入度

3.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处。

A.2  B.3  C.4  D.5

【例题2-5】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82000m2,地下3层,地上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六层住宅楼为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为-9.5m,自然地面为-0.5m,基础为筏形基础,埋深为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

建筑防水施工中发现地下水外壁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有多处渗漏水。

问题:

试述建筑防水施工中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答案:

(1)原因分析: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

2)在支模和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混凝土浇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5)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浇筑地面混凝土时,因工序衔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2)治理方法如下:

1)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能力训练】

训练题目:完成防水混凝土表面质量和裂缝宽度的检验,并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表。

项目二 综合训练

某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2m,底板厚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6,施工区域有地下水,采用井点法降排水。井点沿基坑布置,在7m宽运土通道处未设置井点。

问题:

(1)本工程可采用何种深基坑的支护方式?并说明此种支护方式的适用条件。

(2)简述防水混凝土适用的范围。防水混凝土的配料必须怎样进行?其配合比应符合哪些规定?

(3)基坑降水井点布置是否妥当?为什么?

(4)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有哪几项工作必须落实?

(5)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什么一致?并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本工程可采用逆作拱墙支护方式,其适用条件如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2)防水混凝土适用的范围:防水混凝土配料适用于地下防水等级为1~4级的整体式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其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2)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

3)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4)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加到45%。

5)灰砂比宜为1∶1.5~1∶2.5。

6)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即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m3

(3)基坑降水井点布置不妥。为保证基坑降水效果,应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增设降水井,其外延长度不少于通道口宽度的一倍,即7m。

(4)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保护。

(5)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