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中所用的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粗细集料、水,按照一定配合比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另外,根据需要,还要向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和外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除胶凝材料、粗细集料和水外,还有外加剂、外掺合料(常用的有粉煤灰、硅粉、磨细矿渣等)。
在配制混凝土时,除应保证结构设计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还应保证施工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并应遵循合理使用材料、节约胶凝材料的原则,必要时还应满足抗冻性、抗渗性等的要求。
为了使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达到95%的要求,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必须使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0高于设计强度fcu,k.《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要求,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的确定方法如下:
当具有近1~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σ按下式计算:
式中 n——试件组数(≥30);
fcu,i——第i组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mfcu——n组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MPa)。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3.0MPa时,应按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时,σ应取3.0MPa.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4.0MPa时,应按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4.0MPa时, σ应取4.0MPa。
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σ按表4-8取用。
表4-8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2)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