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运输要求。混凝土运输容器应当严密,内壁平整光洁、不吸水。运输过程应当保持其均匀性,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如有离析现象,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运至浇筑地点后,混凝土具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的坍落度,见表4-12。
表4-12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
(2)运输时间。混凝土应当以最少的转运次数、最短的时间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并完成振捣,保证混凝土从搅拌设备卸出后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表4-13的规定,使混凝土浇筑能连续进行。
表4-13 混凝土从搅拌设备卸出后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3)混凝土地面水平运输。地面水平运输设备有手推车、机动翻斗车、搅拌运输车、自卸汽车等。现场搅拌混凝土,可以采用小型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输;从集中搅拌站或商品混凝土站运至施工现场,宜采用搅拌运输车,也可采用自卸汽车。
(4)混凝土垂直运输。垂直运输设备可以采用龙门架、井架或塔式起重机等。龙门架、井架运输适用于一般多层建筑施工。龙门架装有升降平台,手推车推到平台,由龙门架完成垂直运输,手推车完成地面、楼面水平运输。井架装有升降平台或混凝土自动倾卸料斗。塔式起重机一般配有料斗,如图4-30所示,料斗容积一般为0.4m3,上部开口装料,下部安装扇形手动闸门,可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中。设置塔式起重机,可以在其工作半径范围内完成地面、垂直及楼面运输,不需要二次倒运。
图4-30 混凝土料斗
1—混凝土入口;2—手柄;3—扇形门
(5)混凝土泵运输。混凝土泵运输又称泵送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泵的压力将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一次完成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混凝土泵适用于大型设备基础、坝体、现浇高层建筑、水下与隧道等工程。混凝土泵运输具有输送能力大、效率高、连续作业、节省人力等优点,是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较先进的方法。
①泵送混凝土设备。泵送混凝土设备主要由混凝土泵、输送管和布料装置构成。
a.混凝土泵。混凝土泵有液压活塞泵、气压泵和挤压泵等几种类型,液压活塞泵应用较多。
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如图4-31所示。它是利用活塞往复运动将混凝土吸入和压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泵的料斗内,同时排出端片阀关闭,吸入端片阀开启,在液压作用下,活塞向液压缸体方向移动,混凝土在自重及真空吸力作用下进入混凝土管内。活塞向混凝土缸体方向移动,吸入端片阀关闭,压出端片阀开启后,混凝土被压入管道中,输送至浇筑地点。
图4-31 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
1—混凝土泵;2—混凝土活塞;3—液压缸;4—液压活塞;5—活塞杆;
6—受料斗;7—水平阀;8—竖直阀;9—输送管;10—水箱;11—换向阀;
12—高压软管;13—水洗用法兰;14—海绵球;15—清洗活塞
气压式混凝土泵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完成混凝土沿管道输送至浇筑地点。设备由空气压缩机、贮气罐、混凝土泵(也称混凝土浇筑机或混凝土压送器)、输送管道、出料器等组成。
挤压式混凝土泵利用泵室内的滚轮挤压装有混凝土的软管,软管受局部挤压使混凝土向前推移。泵室内保持高度直空,软管受挤压后扩张,管内形成负压,将料斗中的混凝土不断吸入,滚轮不断挤压软管,使混凝土不断排出。
B.混凝土输送管。混凝土输送管有直管、弯管、锥形管和浇筑软管等。直管一般为钢管,直径以100mm、125mm、150mm为主,直管标准长度为3.0m,另外,有2.0m、1.0m、1.0m、0.5m配套管调整布管长度,90°、45°、30°、15°弯管适应管道改变方向。锥形软管一般为1.0m,用于两种不同管径输送管的连接。浇筑软管用橡胶与螺旋形弹性金属制成,接在管道出口处,在不移动钢管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布料范围。
②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
a.粗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
B.砂。砂率宜控制在40%~50%。通过0.13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C.水泥。水泥最少用量为300kg/m3,坍落度宜为80~180mm,混凝土内宜掺入适量外加剂。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应当通过试验确定。
③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以下规定:
a.混凝土供料应当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不间断;正确选择集料级配,严格控制配合比。
B.输送管道布置宜短直,转弯宜少且缓,管段接头要严密。
C.泵送前宜先用适量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
D.泵送过程中,泵的受料斗内应充满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
e.防止停歇时间过长,若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出现离析时,应当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f.输送混凝土时应当先输送远处混凝土,使管道随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逐步完成而逐步拆管。
g.泵送结束后,及时清洗泵体和管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