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场地、铺设道路、敷设水电管线,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拼装与加固、检查与清理、弹线与编号及基础准备等。
(1)构件的运输与堆放。在工厂制作或在施工现场集中的构件,吊装前要运到吊装地点。构件的运输一般采用载货汽车、半托式或全托式的平板托车。运输过程中应当保证构件不倾斜、不变形、不损坏。
构件的堆放应当按照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2)构件的拼装与加固。构件的拼装分为平拼和立拼两种。平拼是将构件平放拼装,拼装后扶直,一般适用于小跨度构件,如天窗架;立拼用于侧向刚度较差的大跨度屋架,拼装时,在吊装位置呈直立状态进行,以减少移动和扶直工序。图6-17所示为30~36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拼装示意图。
图6-17 30~36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拼装示意图
1—砖砌支架;2—方木或钢筋混凝土垫块;3—三脚架;4—屋架块体;5—钢丝;6—木楔
对于侧向刚度较差的天窗架、屋架,在拼装、焊接、翻身扶直及吊装过程中,为了防止变形和开裂,一般用横杆进行临时加固。图6-18所示为天窗架临时加固示意图。
图6-18 天窗架临时加固示意图
(3)构件的检查与清理。在吊装前,应当对所有构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构件的型号、数量、外观尺寸(总长度、截面尺寸、侧向弯曲)、预埋件与预留孔洞的位置以及构件表面有无孔洞、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柱要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大型构件(大孔洞梁、屋架)应达到10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孔道灌浆的强度应不低于15MPa。
(4)构件的弹线与编号。构件质量检查合格后,即可在构件上弹出吊装的定位墨线,作为吊装定位线、校正依据,在构件弹线的同时,应当依据设计图纸对构件进行编号,编号应当写在明显的位置,对上下左右易混淆的构件,还应当注明方向,以免吊装时出现错误。
①柱身的三个面上弹出几何中心线,此线应与基础杯口面上的定位轴线相吻合,另外,在牛腿面和柱顶面则应当弹出吊车梁和屋架的吊装定位线,如图6-19所示。
图6-19 柱子弹线图
1—柱子中心线;2—地基标高线;
3—基础顶面线;4—吊车梁定位线
②吊车梁应当在梁的两端及顶面弹出吊装定位线。
③屋架上弦顶面应当弹出几何中心线并延至屋架两端下部,再从屋架中央向两端弹出天窗架、屋面板的吊装定位线。
(5)基础准备。装配式混凝土柱基一般为杯形基础,基础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杯口弹线。在杯口顶面弹出建筑纵、横定位轴线,作为柱对位、校正的依据。
②杯底抄平。柱基础施工时,杯底标高一般比设计标高低,为保证柱牛腿标高准确,在吊装前需要对杯底标高进行调整(抄平)。调整方法是先测出杯底原有标高(小柱测中间,大柱测四角),再测出柱脚底面至牛腿面的实际长度,进而计算出杯底标高的调整值,并在杯口内标出。用1∶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杯底找平至标志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