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是指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实物数量。
7.1.1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1.利用基本数据简化计算
建筑工程中有一些数据,在计算工程量中经常要用到,计算时可以采取先将基本数据计算出来,在计算与基本数据相关的工程量时,可以在基本数据的基础上计算,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通过对工程的归纳,基本数据主要为3线1面1册。
(1)外墙外边线。
L外=建筑平面图的外围周长之和
有了L外,可以在计算勒脚、腰线、勾缝、外墙抹灰、散水、明沟等分项工程时减少重复计算的工程量。
(2)外墙中心线。
L中=L外-墙厚×4
L中可以用来计算外墙挖地槽(L中×断面)、基础垫层(L中×断面)、砌筑基础(L中×断面)、砌筑墙身(L中×断面)、防潮层(L中×防潮层宽度)、基础梁(L中×断面)、圈梁(L中×断面)等分项工程工程量。
(3)内墙净长线。
L内=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内墙净长度之和
L内可以用来计算内墙挖地槽、基础垫层、砌筑基础、砌筑墙身、防潮层、基础梁、圈梁等分项工程工程量。
(4)底层建筑面积。
S=建筑物底层平面图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S可以用来计算平整场地、地面、楼面、屋面和天棚等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5)对于一些标准构件,可以采用组织力量一次计算,编制成册,在下次使用时直接查用手册。这样既可以减少每次都逐一计算的烦琐,又保证了准确性。
2.合理安排计算顺序
工程量计算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预算工作效率的高低。按照通常的习惯,工程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施工顺序或定额顺序进行的,在熟练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计算方便的顺序计算工程量。如果存在一些分项工程工程量紧密相关,有的要计算体积,有的要计算面积,有的要计算长度的情况下,应按照长度→面积→体积的顺序计算,可避免重复计算和反复计算中可能导致的计算错误。
例如,室内地面工程存在挖土(体积)、垫层(体积)、找平层(面积)、面层(面积)4道工序。如果按照施工顺序,将先计算体积,后计算面积,体积的数据对面积无借鉴作用。反之,先计算面层、找平层得到面积,可以采用面积×厚度的方法计算垫层和挖土的体积。
3.结合工程实际灵活计算
用“线”“面”“册”的计算方法只是一般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实际工程中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1)如果有关的构件断面形状不唯一,对应的基础“线”也就不能只算一个,需要根据图形分段计算“线”。
(2)基础数据对于许多分项工程有借鉴的作用,但有些不能直接借鉴,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调整。例如,L内用于内墙地槽,由于地槽长度是地槽间净长,而L内是墙身间净长,需要在L内的基础上减去地槽与墙身的厚度差才能用于地槽的工程量计算。
7.1.2 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1.计算顺序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1)按照施工顺序的先后来计算工程量。如民用建筑,按照土方、基础、墙体、混凝土、钢筋、脚手架、地面、楼面、屋面、门窗安装、外抹灰、内抹灰、油漆涂料、玻璃等顺序进行计算。
2)按定额顺序计算。按照定额中的分章或分部分项工程的顺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对初学者尤其适合。
(2)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1)按照图纸的“先横后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例如,计算基础相关工程量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按照图纸的顺时针方向计算。例如,计算楼地面、屋面等分项工程可以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3)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例如,计算混凝土构件、门窗构件等可以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2.计算工程量的步骤
(1)列出计算式。
(2)演算计算式。
(3)调整计量单位。
3.主要事项
(1)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与项目对应,按照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2)工程量计算必须分层分段、按一定的顺序计算,尽量采用统筹法进行计算。(3)按图纸进行计算,列出工程量计算式。
(4)计算结束注意自我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