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祖31年(1755)2月,英祖计划驾临杨州参拜世祖的光陵,然后留宿在丰壤。不过,了解到丰壤太祖的旧阙处没有任何碑石后,英祖于1月28日命令京畿监营和礼曹去建立碑石。到了2月13日,碑石也立了,碑阁也建了。英祖于2月在参拜光陵的路上,查看了碑阁与碑石,并下令免除丰壤居民3年的税收,然后返回宫中。
英祖命令建立碑石的丰壤旧阙曾是太祖退位后暂居的地方。今天的南杨州市内阁里还依然保存着其碑石与碑阁。太祖退位后,曾居住于咸兴、杨州的桧岩寺及杨州行宫等地。据野史记载,在杨州行宫时,太祖曾想用箭射死前来迎接的太宗。
工程于2月7日开始,9日奠基,13日竣工。英祖下令碑石所用的石材要取自七陵,碑石用营建厅剩下的石头来建立。英祖在碑石正面亲笔撰写了“太祖大王在上王时旧阙遗址”,意思是太祖大王上王时居住过的旧宫阙。碑石的背面写着“皇明崇祯纪元后三乙亥仲春昼停于此拜手敬书令畿营竖石”,意思是“明朝崇祯纪元后第三个乙亥年的仲春时节停留在此,双手合十,虔诚撰写。京畿监营受命立此碑石”。另外,英祖还用两行撰写了“地名丰壤”四字,即此地名为丰壤。丰壤也正是丰壤赵氏的祖籍。
碑石立完之后,拓印了三件碑文轴字,两件用做御览,剩下的一件呈给了世子宫。
就这样,立了碑石之后,营建厅编纂了由1册构成的《丰壤旧阙遗址碑石竖立仪轨》。该仪轨共制作了2件,分别收藏在御览处和礼曹,目前2件全部尚存。[1]根据该仪轨,碑石与碑阁立于旧阙的中央,碑阁的柱础石使用的是旧阙处的柱础石。碑石大小为高5尺3寸、宽1尺6寸9分、厚9寸1分。碑石下面的墓台长3尺、宽2尺1寸、高1尺1寸2分。碑阁为单间八角歇山顶[2]。汉城(今首尔)所保管的石材与木材直接用于建造碑石。
参与该工程的工匠共67名,其中,雕花匠4名,石匠7名,冶匠2名,漆匠3名,木匠12名,盖匠2名,泥匠1名,涂匠4名,大锯匠5名。
补充说明一下,高宗于1897年成立了大韩帝国之后,追尊太祖为高皇帝,并在杨州行宫亲笔撰写碑文,立了碑石,该碑石现在并立于英祖所立的碑石旁边。
注释
[2]译注:“歇山顶”为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为“九脊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