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行之已久的一项安全措施,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实际行动,是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形势,发现设备、生产场所隐患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的群众性安全工作。
1.检查的一般要求
(1)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有明确目的、有组织领导、有检查计划、有具体要求。
(2)深入现场与听取汇报相结合,通过查看、询问、综合分析,得出明确结论。
(3)参加检查的人应是内行,检查要深入、细致、讲求实效,防止走过场。
(4)有检查明细表,逐项认真填写。
(5)贯彻群众路线,要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边检查、边整改、边提高。
(6)奖罚分明,对于好的要表扬、奖励,对于差的要批评、惩罚。要以教育为主,树立好的典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7)总结提高。每次检查完毕,要写出总结,找出差距,制订整改计划等。
2.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类型包括:
(1)设计用安全检查表,主要供设计、工艺人员从事设计工作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时使用。其具体内容应依系统安全分析的对象而定。如用于新建工程设计的安全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选址和总图设计,工艺流程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的安全性,物料储存与运输的安全性,安全设施与装置、消防设施与器材的管理,防尘防毒措施的实施等。这类安全检查表也可以作为本质安全审查的依据。
(2)厂级安全检查表,供全厂性安全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各重点危险部位,主要安全装置与设施的灵敏性、可靠性,危险物品的储存、使用及操作管理等。
(3)车间安全检查表,供车间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或预防性检查时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安全、产品原料及产成品的合理存放、通风照明、噪声振动、安全装置、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及操作安全等。
(4)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主要用于日常检查和安全教育。其内容应根据岗位的工艺与设备的防灾控制要点确定,要求内容具体、易行、具有针对性。
(5)专业安全检查表,主要用于专业性的安全检查和分析。如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危险场所、危险作业的危险性分析等。其内容应突出专业特点,如对特种设备检查的安全检查表,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的安全特性、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安全运行的参数限额、安全附件报警装置的齐全可靠、安全操作的主要要求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等。
3.安全检查表的制定
安全检查表的制定过程包括:
(1)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检查项目和内容。由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人和安技人员共同总结生产操作的经验,分析工艺过程和设备特点,从中查明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和条件。要特别重视总结工人的实际经验,因为它们可以作为科学分析的基础和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组织工人开展事故预测活动,就可能发生的事故、触发事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影响范围、预防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总结。这样做不但可为制定安全检查表奠定基础,也可使工人群众从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增长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本领。
(2)确定检查标准和要求。确定的依据是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以及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参数、安全操作规程等。
(3)确定检查时间。要根据检查的范围和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检查间隔的时间,如月、日、班、时等。
(4)作出检查表。检查表的每项内容、标准、要求都应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判断识别和填写检查结果,如可以用是否、有无等提问式的语句,对设备的检查表可直接写明其工作参数的允许范围等。
制定安全检查表要在安技部门的指导下,充分依靠职工来进行。初步制定出来的检查表,要经过群众的讨论,反复试行,再加以修订,最后,由安技部门审定后方可正式实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