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的监测内容包括:
(1)挡土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
(2)挡土结构墙体的变形;
(3)支撑立柱的沉降;
(4)周围建(构)筑物的沉降;
(5)周围道路的沉降;
(6)周围地下管线的变形;
(7)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
基坑支护施工的监测要求是:
(1)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控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控方法及精度要求、检测周期、工序管理、记录制度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监控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基坑边线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物体应作为保护对象。
(3)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监测项目的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警值应根据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
(4)各项监测的时间可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确定。当变形超过允许值,且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5)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监测结果评价等。
1.土方开挖时,为确保安全施工,挖土作业应遵守哪些规定?
2.土方开挖时,为防止坠落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3.基坑降水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4.为什么要进行支护监测?监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活动一:阅读土方工程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分组要求:全班分6~8个组,每组5~7人。
2.资料要求:无支护和有支护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各2~3套。
3.学习要求:通过分组阅读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了解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各组结对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活动二: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进行检查和评分
1.分组要求:全班分4~6个组,每组7~9人。
2.资料要求:选一例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详细影像及图文验收资料。
3.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和阅读影像及图文验收资料,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和验收资料进行检查和评分。
4.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