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县50.6万亩耕地中,中低产田有27.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08%,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
1.中低产田的划分的标准 通过对全县耕地地力状况的调查,根据NY/T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在总结以往中低产田改造成果基础上,结合清河县耕地地力分级及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了清河县中低产田划分标准。
表9-1 清河县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
2.清河县中低产田现状 近年来,虽然建成了一大批高产稳产农田,但是,由于受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全县仍有部分农田为中低产田。全县50.6万亩耕地中,中低产田有27.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08%,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改造中低产田是实现粮食生产高产稳产、保证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表9-2 清河县高中低产田面积统计表(万亩、%)
3.清河县中低产田的成因和特点 从清河县中低产田成因看,主要是年降水量少、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旱灾频繁、地表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少等原因造成的。主要障碍因素是:清河县有5.3万亩耕地为漏沙或黏土层太靠上,土体构型不良。其中通体沙质型占2%、轻壤质夹沙、腰沙型占0.01%、轻壤质体沙和底沙占0.4%、中壤质底沙占0.04、轻壤质夹黏与腰黏占0.51%。障碍层出现的部位越浅,沙质层越厚或黏土层越厚,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也越严重。
4.清河县中低产田的类型 根据清河县中低产田的特点,中低产田主要有灌溉改良型、瘠薄培肥型两个类型。其中灌溉改良型17万亩、瘠薄培肥型11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