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在我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手工艺,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岛,祖国的大江南北自古流传着这个工艺。新疆有艾德莱斯绸,海南岛有黎族的美孚锦,在长江流域有四川的自贡扎染,云南大理有白族扎染,湘西有凤凰城扎染,还有江苏南通的扎染。这些扎染各具风貌,各显特色,其中又以四川的自贡扎染、云南的白族扎染、江苏南通的扎染最具特色。本章将着重对自贡扎染、云南白族扎染,还有南通扎染的扎染技艺、艺术特色、艺术大师、传承人的艺术实践及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给读者提供认知方便。
图3-1 和田县的艾德莱斯绸
艾德莱斯绸(图3-1)又称“和田锦”,古时称“胡锦”“西锦”,是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丝织品,曾是清代乾隆年间送入大清的贡品。艾德莱斯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绸缎,带有独特的花纹,全部采用蚕丝生产,未添加任何辅助纺织原料,采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因此它对人体及皮肤无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艾德莱斯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色彩华丽、美观,花色品种繁多,图案变化多样,特别适合用于制作夏装,维吾尔族姑娘、中老年妇女都喜爱用其做衣裙来美化装扮自己,是新疆常见的一种既普通又高雅的传统服饰。
艾德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采用工具图案的有木槌、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等。各种图案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新疆人民生活美在服装上的艺术反映。
艾德莱斯绸的花纹比较特别,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关,传统的艾德莱斯绸编制染织工艺极其复杂,做工精细,编织劳动强度大,所有工序全部由匠人手工操作完成,而印染工艺采用的是古老的扎经染色法(“艾德莱斯”就是扎经染色的意思)。扎经染色工艺是将经线牵成后,根据设计在经面上绘出图案,用玉米皮和锦线按设计需要,扎结防染部分,再进行染色,使经线一部分被防染成抽象纹样,然后穿线挂机,通过交叉踩踏板提经即可织成(图3-2)。
图3-2 艾德莱斯绸(扎染的丝织品)织造过程(王志成摄影)
美孚锦流行于海南东方、昌江一带,以扎染工艺著称,常用几何人形、鹿纹和熊纹等纹样。美孚锦也是采用经扎染色工艺制作,先将已排列在特制木架上的经线扎成花纹(以防染),撤下经线放入黑色、青色或蓝色染缸浸泡数次,晒干,拆去扎线头,然后排线织花。通过编织,画面中浸晕的色斑配上织花,具有若隐若现的效果(图33-)。
图3-3 美孚锦扎染布料
湖南湘西是苗族集居地,凤凰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也流传着民间的传统扎染,主要以蓝靛染料扎染布料为主。当地把尖形的六瓣花纹叫作“狗足花”,圆形花瓣的花纹称“蝴蝶花”。串扎的线有“单蜈蚣线”,即对折串扎而成;对折后再对折串扎而成叫“双蜈蚣线”。绞针也是湘西扎染常用的扎法,这种扎法是从背面绞扎,在正面嵌一根麻线,绞扎时,把麻线缝扎在其中,以达到防染的作用。染色拆线后,一根清晰的线条就出现在眼前。
《双鱼戏荷》(图34-)是苗族传统床单,中间是适合纹样图案,由四条鲤鱼和四只蝉虫围绕荷花构成图案,周围加上排列整齐的蝴蝶图形,构成一个年年有鱼、吉祥喜庆的画面,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自然、追求和谐美满的传统文化。中心纹样大花瓣是折叠压线防染而成,鱼纹和蝉纹是以单线串扎防染而成。
图3-4 《双鱼戏荷》床单(钟茂兰)
《花瓶与猫》(图3-5)是一幅扎染门帘,作者运用巧妙的夸张手法和简洁的线条,把猫咪的馋相刻画得栩栩如生。画面主题突出,造型生动,构图饱满,反映了民间扎染艺人的独运匠心所在。该画面采用的扎法是折叠绞针法,这种针法工艺难度大,但从画面表现情况看,线条流畅生动,可见,没有绝好的功力是做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图3-5 《花瓶与猫》门帘(湘西民间扎染)
我国制作扎染产品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贵州的安顺,既做蜡染又做扎染,不过安顺的蜡染较之扎染更具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