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是指利用稻田的环境,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既种稻又养蟹,达到稻、蟹双增收的目的。稻田养蟹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能除掉田间的大量杂草和栖息物,觅食水稻田间的害虫和虫卵,河蟹连续多次蜕掉的外壳及粪便还能作为水稻的肥料,养殖出的螃蟹也绿色健康。稻田养蟹亩产河蟹20公斤左右,水稻500公斤左右,出米率60%—70%,有机米每亩收入3000—3500元;螃蟹亩产值1000多元,除去水稻和螃蟹的种养殖成本1000元,亩平均利润可达3000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一、环境条件
1.养蟹稻田选择
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不漏水、保水性能好、无污染的稻田。
2.田间工程
(1)加高加固田埂
田埂加高至50—60厘米,顶宽50—60厘米,底宽80—100厘米。田埂应夯实,以防河蟹挖洞逃跑。
(2)开挖蟹沟
在距田埂内侧1米左右处挖环沟,沟宽35—50厘米,深35—50厘米,坡度1∶1.2,耙地后再修整一次。
(3)防逃设施
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宜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将塑料薄膜下端埋入泥土中20厘米,出土部分高40厘米。将塑料薄膜拉直,与池内地面呈80°—90°角。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60厘米插一个竹竿作桩,用细铁丝或线绳将塑料薄膜固定于竹竿的顶端。防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拐角处应呈弧形。进水口(管)加防逃网。
二、蟹苗放养
1.蟹苗选择
蟹苗也称扣蟹。应选择规格整齐、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蟹苗,规格以200—240只/千克为宜。
2.蟹苗暂养
(1)暂养时间
4月中旬至5月上旬购进的扣蟹应先放在小池塘中暂养,待稻田内分蘖肥施完后,一般是6月上旬将蟹苗放入稻田,各地放养时间有所差异。
(2)暂养池
暂养池面积占养蟹稻田面积的10%—20%,池深1米以上,水深0.5米。
(3)蟹苗入池
扣蟹入池时,不应直接放入池水中,可将装在网袋中的扣蟹放入池水中浸泡一下取出,这样反复2—3次,每次间隔时间3—5分钟,使河蟹适应环境,再用浓度40—50克/升的食用盐溶液或浓度20—4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时间为510分钟。经消毒后,打开网袋,让扣蟹自己爬入水中。
(4)日常管理
投喂优质饵料,饲料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每天投喂两次,早晨投喂日投量的1/3,傍晚投喂日投饲量的2/3,根据河蟹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定期换水,以促进河蟹正常的生长蜕壳。
3.稻田蟹苗放养密度
1000—1200只/亩。
三、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
海淡水小杂鱼、小虾、畜禽加工下脚料、昆虫幼体、蚯蚓等。
(2)植物性饲料
豆粕、花生饼、小麦、豆渣、麦麸、玉米、米糠、瓜菜类及各种水草等。
2.饲料投喂
坚持“三定”投饵的原则。定时:每天投喂两次,早晨6—7时投喂一次,傍晚5—6时投喂一次;定位:每次都在固定位置投喂,将饲料放在距田埂30厘米的田面上;定质: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腐败变质。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应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即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8月上旬,河蟹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每天注意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根据河蟹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有条件的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四、日常管理
1.水质调控
春季稻田水位保持在10厘米左右;夏季高温季节,稻田水位保持在20厘米。春季每10天换水一次,夏秋季每周应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2,具体应视田内水质情况灵活决定其换水次数及比例。换水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水温温差不超过5℃。一般先排水再进水,注意把死角水换出。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按蟹沟面积计算,生石灰用量为5千克/亩。
2.勤巡蟹田
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河蟹生长情况、吃食情况是否正常、有无病死蟹以及田埂是否漏水。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进排水口的防逃网有无破损,如有应及时修补或更换。另外,防止老鼠、猫、狗、大型鸟类等天敌进入田中。为防治鼠害,可使用鼠夹等捕鼠工具,捕鼠工具设置在稻田的周围。
3.蜕壳期管理
蜕壳前后勤换新水,蜕壳高峰期可适当注水。
五、捕捞
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在防逃墙的四角里侧挖坑放入塑料桶,待蟹落入桶内后进行捕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