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铃薯粉痂病主要为害块茎和根部。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酸性土壤宜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倡高垄栽培,雨后避免田间积水。
一、症状及病因
马铃薯粉痂病主要为害块茎和根部。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二、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
2.重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马铃薯种植在排水很好的无病土壤或长期与牧草轮作。
3.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6—8小时后晾干播种。
4.选用抗病品种。
5.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
6.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底肥,配合施用磷、钾肥。酸性土壤宜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倡高垄栽培,雨后避免田间积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