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机械平面图的绘制

机械平面图的绘制

时间:2024-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次复制对象的步骤:①从命令行中输入复制命令;② 选择要复制的对象;③输入M(多个);④指定基点和指定位移的第二点;⑤指定下一个位移点,继续插入,或确定结束命令。先绘制一个直径为100的圆,使用CO命令将该圆向右复制一个,它们的中心距为75,如下图所示。用鼠标点击第一个点,再点击第二个打断点;或者先选择要打断的对象,再按F确定,然后指定第一个打断点和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打断命令能明显看出变化来。

知识目标

掌握移动、复制、镜像、阵列、倒角等编辑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

结合基本命令,运用编辑工具熟练绘制机械平面图

任务描述

1.删除命令(E)

方法:

(1)从“修改”工具栏中选择“删除”工具,选择物体后确定,即可删除物体。

(2)选中物体之后,按键盘上的[Delete]键也可将物体删除。

(3)在命令行中直接输入快捷键E,选择想要删除的物体确定即可。

(4)在“修改”菜单下单击“删除”命令,选择想要删除的物体确定即可。

2.复制命令(CO)

方法:

(1)从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CO,或在“修改”工具栏中选择【复制】按钮

(2)选择要复制的对象。

(3)指定基点和指定位移的第二点。

多次复制对象的步骤:①从命令行中输入复制命令;② 选择要复制的对象;③输入M(多个);④指定基点和指定位移的第二点;⑤指定下一个位移点,继续插入,或确定结束命令。

单个复制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3.镜像命令(MI)

方法:

(1)从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MI或在“修改”工具栏中选择【镜像】按钮

(2)选择要镜像的对象。

(3)指定镜像直线的第一点和第二点。

(4)按[确定]键是保留对象,如下图所示,或者按[Y]键将其删除。

4.偏移命令(O)

在实际应用中,常利用此命令创建平行线或等距离分布图形。

块物体不能执行偏移命令,偏移命令在使用中鼠标拖动的方向就是偏移的方向。

1)以指定的距离偏移对象的步骤

(2)指定偏移距离,可以输入值。

(3)选择要偏移的对象。

(4)指定要放置新对象的一侧上的一点。

(5)选择另一个要偏移的对象,或按【确定】按钮结束命令。

2)使偏移对象通过一个点的步骤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偏移”。

(2)输入T(通过点)。

(3)选择要偏移的对象。

(4)指定通过点。

(5)选择另一个要偏移的对象,或按回车键结束命令。

5.阵列命令(AR)

1)创建矩形阵列的步骤

(1)在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AR或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阵列】按钮

(2)在“阵列”对话框中选择“矩形阵列”,选择“选择对象”,去选择物体后确定,如下图所示。

(3)使用以下方法之一指定对象间水平和垂直间距(偏移):

①在行偏移和列偏移中输入行间距、列间距,添加“+”或减“-”号确定方向;

②单击【拾取行列偏移】按钮,使用它设备指定阵列中某个单元的相对角点,此单元决定行和列的水平和垂直间距;

③单击【拾取行偏移】或【拾取列偏移】按钮,使用定点设备指定水平和垂直间距;

④若要修改阵列的旋转角度,请在“阵列角度”旁边输入新角度。

(4)选择确定。

2)创建环形阵列的步骤

(1)在命令行中输入“阵列”命令。

(2)在其对话框中选择“环形阵列”,如下图所示。

(3)指定中点后,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①输入环形阵列中点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

②单击【拾取中点】按钮,“阵列”对话框关闭,使用定点设备指定环形阵列的圆心。

(4)选择“选择对象”。

(5)输入项目数目(包括原对象)。

(6)确定即可。

6.移动命令(M)

移动对象的步骤: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移动”/快捷键为M/,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移动】按钮

(2)选择要移动的对象。

(3)指定移动基点。

(4)指定第二点,即位移点,选定的对象移动到由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的新位置。

7.旋转命令(RO)

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旋转”/快捷键为RO/,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旋转】按钮

(2)选择要旋转的对象。

(3)指定旋转基点。

(4)输入旋转角度,确定,如下图所示。

8.缩放命令(SC)

缩放的步骤: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缩放”/快捷键为SC/,单击“修改”工具栏上的【缩放】按钮

(2)选择要缩放的对象。

(3)指定缩放基点。

(4)输入缩放的比例因子,确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注:基点一般选择线段的端点,角的顶点。

9.拉伸命令(S)

用来把对象的单个边进行缩放,拉伸只能框住对象的一半进行拉伸。如果全选,则只是对物体进行移动,毫无意义,如下图所示。

拉伸命令的使用步骤:

(1)在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S,确定。

(2)反选选择非块形状,可进行拉伸命令。

(3)从命令行内直接输入拉伸距离。

10.修剪命令(TR)

1)修剪命令的使用步骤

(1)在命令中输入快捷键为TR/,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2)选择作为剪切边的对象,要选择图形中的所有对象作为可能的剪切边,按回车键确定即可。

(3)选择要修剪的对象。

2)用CAD五个简单命令绘莲花图案

(1)先绘制一个直径为100的圆,使用CO(“复制”)命令将该圆向右复制一个,它们的中心距为75,如下图所示。

(2)使用L(“直线”)命令连接两圆的两个交点,并修剪。

(3)使用AR(“阵列”)命令,“环形阵列”中间的直线,中心点为直线最上方端点,填充角度为35°,数量为16,如右图所示。

(4)修剪线段,并使用MI(“镜像”)命令,镜像线段,就画出了花瓣了,结果如右图所示。

在AutoCAD中,当要修剪的对象使用同一条剪切边时,可使用“F”选项,一次性修剪多个对象。要修剪多余的线段,先输入“TR”命令,选择右边圆弧作为剪切边,选择修剪对象时,输入“F”+空格,再点取A点、B点,确认,即可一次性修剪所有多余的边。

11.延伸命令(EX)

延伸命令的使用步骤:

(1)在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EX/,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延伸】按钮

(2)选择作为边界的对象,在选择图形中的所有对象作为可能的边界边后,按回车键即可。

(3)选择要延伸的对象。

例如,延伸左图的弧AB,使其与辅助线OC相交,效果如下面的右图所示。

12.打断命令(BR)

打断命令的使用方法:

(1)从命令中输入打断的快捷键BR/,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打断】按钮

(2)用鼠标点击第一个点,再点击第二个打断点;或者先选择要打断的对象,再按F确定,然后指定第一个打断点和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打断命令能明显看出变化来。

在下图中,使用打断命令时,单击点A和B与单击点B和A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如下面右边的两图所示。

13.打断于点命令

打断于点命令的使用:

(1)画一个闭合物体。

(2)从修改中点击“打断于点”命令。

(3)根据命令行中提示,可把一个连在一起的物体打断,但现在看不出效果,在移动命令下移动物体可以看出来变化来。

在下图中,要从点C处打断圆弧,可以执行“打断于点”命令,并选择“圆弧”,然后单击点C即可,如下面的右图所示。

14.倒角命令(CHA)

1)倒角命令的使用

(1)从命令行中输入快捷键为CHA/,单击“修改”工具栏中【倒角】按钮

(2)输入D(距离),输入第一个倒角距离(“角度”or“直角”边长)和第二个倒角距离(直角边长)。

(3)选择倒角直线,显示以下选项:

2)各选项含义:

(1)“多段线(P)”:可以以当前设置的倒角大小对多段线的各顶点(交角)修倒角。

(2)“距离(D)”:设置倒角距离尺寸。

(3)“角度(A)”:可以根据第一个倒角距离和角度来设置倒角尺寸。

(4)“修剪(T)”:设置倒角后是否保留原拐角边。

(5)“多个(U)”:可以对多个对象绘制倒角。

注:修倒角时,倒角距离或倒角角度不能太大,否则无效。当两个倒角距离均为0时,此命令将延伸两条直线使之相交,不产生倒角。此外,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发散等,则不能修倒角。

例如,对下图所示上面的轴平面图修倒角后,结果如下面的图所示。

15.圆角命令(F)

设置圆角的步骤: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圆角”/快捷键F/,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圆角】按钮

(2)输入半径R,输入圆角半径。

(3)选择要进行圆角的对象,如右图所示。

16.分解命令(X)

分解命令的使用方法:

(1)从“修改”菜单中选择“分解”或快捷键为X。

(2)选择要分解的对象(对于大多数对象,分解的效果并不是看得见的)。

分解命令只是针对于块物体,文字不能使用分解命令。

任务考评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