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描述
通过识读梁构件平法表达图,掌握梁构件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任务描述
识读11G101-1图集34页梁平法施工图,掌握梁构件钢筋名称。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识读梁平法施工图。
知识目标:
1.梁构件类型;
2.梁构件编号;
3.梁构件的平法表达方法。
项目支撑知识链接
链接之一:梁类型及代号
梁的类型:在工程中有楼层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框支梁、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等。梁分类及编号表见表2-1。
表2-1 梁的平法分类与编号表
续表
例如:某梁编号为KL7(5A),其含义为:第7号框架梁,梁有5跨,一端有悬挑;某梁编号为L9(7B),其含义为:第9号非框架梁,梁有7跨,两端有悬挑。
链接之二:框架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框架梁识读示例,如图2-1所示。
图2-1 KL平面注写表示方式
1.集中标注
KL2(2A)300×650
Φ8@100/200(2)
G4Φ10(−0.100)
解释:
KL2(2A)表示:2号框架梁,2跨,且有一端悬挑。
300×650表示:该梁截面为矩形,截面宽为300 mm,高为650 mm。
Φ8@100/20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为8 mm,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均为双肢箍,这里“/”表示箍筋加密区、非加密区采用不同间距。
表示:上部有2根直径为25 mm的通长筋。
G4Φ10表示:有4根直径为10 mm的HPB300级构造钢筋。
(−0.100)表明该梁顶面标高比其结构层标高低0.100 m。
2.原位标注
(1)梁上部原位标注。
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但有两种直径,其中
放在角部,为通长筋;
放在中部,为负筋。“+”连接不同种钢筋直径。
4/2 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
。其中上一排纵筋中:两侧的两根钢筋为通长筋,中间的两根为负筋;下一排纵筋中
为负筋。这里“/”表示钢筋分排。
(第三个支座左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其中两侧两根为通长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第三个支座右侧)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其中两侧两根为通长筋,中间两根为负筋。
(2)梁下部原位标注。
2/4表示:第1跨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
。全部伸入梁支座。
表示:第2跨下部纵筋一排设置,均为
。
表示:悬挑跨下部纵筋为
。
Φ8@100(2)表示:悬挑跨箍筋采用直径为8 mm的HPB300级钢筋,箍筋形式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00 mm。
练习题
如图2-2所示,二号框架梁,梁宽为350 mm,梁高为750 mm,两跨,箍筋采用直径为8 mm的HPB300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箍筋均采用双肢箍,上部采用2根直径为22 mm的HRB335级通长钢筋,下部第一跨采用两根直径为25 mm的HRB335级受力纵筋,下部第二跨采用两根直径为22 mm的HRB335级受力纵筋,构造筋采用4根直径为16 mm的HRB335级钢筋;拉筋采用直径为6 mm的HRB335级钢筋,间距为400 mm。除通长筋外:第一支座处采用4根负筋,其中第一排为2根直径为20 mm的HRB335级钢筋,第二排为2根直径为18 mm的HRB335级钢筋;第二支座处负筋采用4根负筋,其中第一排为2根直径为20 mm的HRB335级钢筋,第二排为2根直径为20 mm的HRB335级钢筋, 第三支座处负筋采用2根直径为20 mm的HRB335级钢筋,且只有一排。根据以上描述,为图2-2完成原位标注及集中标注。
图2-2 二号框架梁表达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