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描述
通过识读板构件平法表达图,掌握板构件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任务描述
识读11G101-1图集第41页板平法施工图(图4-1),掌握板构件钢筋名称。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识读板平法施工图。
知识目标:
1.板构件类型;
2.板构件编号;
3.板构件平法表达方法。
图4-1 板平法施工图
项目支撑知识链接
链接之一:板类型及编号
板的类型:板分为有梁板和无梁板。本书主要以工程中常见的有梁板为例进行讲解。有梁板类型及编号见表4-1。
表4-1 有梁板类型及编号
板厚注写为h=×××(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链接之二:板平法施工图识读
1.集中标注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英文BOTTOM的缩写),以T代表上部(英文TOP的缩写),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
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表达为Φxx/yy@×××,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和直径为yy的钢筋二者之间间距为×××,直径xx的钢筋的间距为×××的2倍,直径yy的钢筋的间距为×××的2倍。
板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不注。
例:有一楼面板块注写为:LB5 h=110
B:
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 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Y向为
;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有一楼面板块注写为:LB5 h =110
B:
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 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
,隔一布一,
与
之间间距为100 mm;Y向为
@11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如同一编号板块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及其他形状等。施工预算时,应根据其实际平面形状,分别计算各块板的混凝土与钢材用量。
2.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例:(××)为横向布置的跨数,(××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梁部位,(× ×B)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梁部位。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伸出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伸出时,可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伸出长度,另一侧不注,如图4-2所示。
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伸出时,应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下方注写伸出长度,如图4-3所示。
图4-2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对称伸出
图4-3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非对称伸出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如图4-4所示。
图4-4 板支座非贯通筋贯通全跨或伸出至悬挑端
练习题
如图4-5所示,已知①、②轴之间与③、④轴之间为楼板LB1,其厚度为120 mm,板底部X向受力筋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25 mm的HPB300级钢筋,Y向采用直径为8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②、③轴之间为楼板LB2,其厚度为120 mm,板底部X向受力筋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25 mm的HPB300级钢筋,Y向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①号负筋自轴梁中线起向上挑出2 000 mm,自
轴梁中线起向下挑出2 000 mm,均采用直径为8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②号负筋自①轴梁中线起向右挑出1 500 mm,均采用直径为8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③号负筋自②轴梁中线起向左挑出1 500 mm,向右挑出2 000 mm,均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④号负筋自③轴梁中线起两端各挑出2 000 mm,均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⑤号负筋自④轴梁中线起向左挑出2 000 mm,均采用直径为10 mm间距为150 mm的HPB300级钢筋。试根据上述描述,完成下图对应标注。
图4-5 楼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