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Radio Consultative Committee, CCIR)就制定了彩色电视图像数字化标准,即CCIR 601标准,现改为ITU-R BT.60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彩色电视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时使用的采样频率、RGB和YCb Cr两个彩色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等。
1.彩色空间之间的转换
在数字域中,RGB和YCb Cr两个彩色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用下式表示:
Y=0.299R+0.587G+0.114B
Cr=(0.500R-0.418 7G-0.081 3B)+128
Cb=(-0.168 7R-0.331 3G+0.500B)+128
2.采样频率
CCIR为NTSC制式、PAL制式和SECAM制式规定了共同的电视图像采样频率。这个采样频率也用于远程图像通信网络中的电视图像信号采样。
对PAL制式与SECAM制式,采样频率fs为
fs=625×25×N=15 625×N=13.5 MHz
N=864
式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
对NTSC制式,采样频率fs为
fs=525×29.97×N=15 734×N=13.5 MHz
N=858
式中,N为每一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
采样频率和不同制式同步信号之间的关系如图5-1所示。
图5-1 采样频率与不同制式同步信号之间的关系
3.每一条扫描行上的采样数目
对PAL制式和SECAM制式的亮度信号,每一条扫描行采样864个样本;对NTSC制式的亮度信号,每一条扫描行采样858个样本。对所有的制式,每一扫描行的有效样本数均为720个。
每一扫描行的采样结构如图5-2所示。
图5-2 ITU-R BT.601标准的亮度采样结构
4. ITU-R BT.601标准摘要
ITU-R BT.601用于对隔行扫描电视图像进行数字化,对NTSC和PAL制式彩色电视的采样频率和有效显示分辨率都做了规定。表5-1给出了ITU-R BT.601推荐的采样格式、编码参数和采样频率。
表5-1 ITU-R BT.601推荐的彩色电视数字化参数摘要
ITU-R BT.601推荐使用4∶2∶2的彩色电视图像采样格式。使用这种采样格式时,Y用13.5 MHz的采样频率,Cr、Cb用6.75 MHz的采样频率。采样时,采样频率信号要与场同步和行同步信号同步。
5. CIF、QCIF和SQCIF
为了既可用625行的电视图像,又可用525行的电视图像,CCITT规定了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公用中分辨率格式)、QCIF格式(Quarter-CIF,1/4公用中分辨率格式)和SQCIF格式(Sub-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具体规格如见表5-2。
表5-2 CIF、QCIF和SQCIF图像格式参数
CIF格式具有如下特性:
①电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家用录像系统(Video Home System,VHS)的分辨率,即352×288。
②使用非隔行扫描(Non-interlaced Scan)。
③使用NTSC帧速率,电视图像的最大帧速率为30 000/1001≈29.97(fps)。
④使用1/2的PAL水平分辨率,即288线。
⑤对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Y、Cb和Cr)分量分别进行编码,它们的取值范围与ITU-R BT.601的相同,即黑色=16,白色=235,色差的最大值等于240,最小值等于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