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信息系统设计

企业信息系统设计

时间:2023-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理念,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设计出企业信息系统中用到的各种代码,确定代码对象及代码结构,设计代码校验,形成代码设计书。结构化系统设计适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可以同系统分析阶段中的结构化系统分析与系统实施阶段中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前后衔接起来使用。

1.5.1 任务导入

按照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理念,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你认为系统设计人员是否应按照系统分析报告进行设计?主要任务是什么?

1.5.2 任务分析

在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人员应根据系统分析报告的规定和逻辑功能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化为系统的物理模型,解决信息系统“怎样做”的问题。企业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所使用的方法仍是自顶向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

1.5.3 相关知识

一、系统设计任务

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总体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逻辑模型,把系统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再将子系统分解成功能单一、彼此相对独立的模块,形成有层次关系的模块结构。即总体设计完成系统的模块结构设计,它说明系统模块的组成,并需要明确模块的功能,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包括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系统流程图设计等。详细设计完成系统设计中各部分的详细内容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模块处理过程设计等内容。

(1)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词典,设计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明确模块的功能及模块间的相互关系。

(2)系统配置设计。设计人员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中所确定的系统目标、功能、性能、环境与制约条件,确定合适的计算机处理方式及体系结构,确定合适的计算机系统具体配置。

(3)代码设计。根据系统分析报告设计出企业信息系统中用到的各种代码,确定代码对象及代码结构,设计代码校验,形成代码设计书。如产品、往来客户、职工等代码的设计。

(4)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与系统的硬件、软件的配置,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设计出系统有关的数据库文件、数据库结构、存取路径、存取方式等。

(5)输入/输出设计。根据系统的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及使用的方便,确定系统输入的内容、输入格式、输入方式与输入校验;完成系统输出的内容、输出格式及输出方式等内容的具体设计。

(6)模块处理过程设计。对系统中每一功能模块的详细处理过程进行描述,编写模块说明书,作为程序编制人员编制程序的主要技术依据。

(7)编写系统设计报告。根据系统设计阶段所完成的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内容,以书面的形式编写符合要求的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报告既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经过审查批准后又是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技术依据。

以上内容的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是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进行的,一般是先进行系统配置设计或系统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再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编写形成系统设计报告。

二、总体结构设计

1.结构化系统设计思想

(1)结构化系统设计。结构化系统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是在结构化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复杂系统结构设计的技术,它运用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和工具,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系统结构设计。结构化系统设计适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可以同系统分析阶段中的结构化系统分析与系统实施阶段中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前后衔接起来使用。

(2)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分解的方法,将系统设计成有相对独立,功能相对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它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数据流关系为基础,根据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借助于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和图表工具,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把系统逐层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独立性且容易实现的模块,从而把复杂系统的设计转变为多个简单模块的设计,使系统开发的整体工作量变小。

(3)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特点。

①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由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可以单独地被理解、编写、测试、纠错和修改,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在模块之间扩散蔓延,提高了系统的质量(可维护性、可靠性等),同时,系统研制工作也大大简化。

②模块内联系紧密、模块间联系松散。这是结构化系统设计中衡量“相对独立”性能的标准。

③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使用的描述方式是模块结构图。模块结构图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分层模块结构,清晰地表示了每个模块的功能,而且直观地反映了模块内联系和模块间联系等特性。

采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有利于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出的系统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模块与模块结构图

(1)模块。把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彼此独立,且又具有一定联系,能够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就称为功能模块,简称模块(Module)。一个模块的规模可大可小。它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程序中的—个程序段或一个函数、过程或子程序。模块是模块结构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元素。

模块一般具有输入与输出、逻辑功能、程序代码和内部数据四个属性。输入与输出分别是模块需要的数据和产生的信息,模块从调用它的模块处获得输入,然后把产生的输出返回调用它的模块。逻辑功能指明模块能做什么,表达它把输入加工成输出的功能。程序代码用于实现模块的功能。内部数据是属于模块自己内部的数据。输入与输出、逻辑功能构成模块的外部属性;程序代码、内部数据是模块的内部属性。模块还具有其他标识属性,如模块名和模块标识。通过标识属性,模块可“调用”其他模块,也可以被其他模块调用(称为“被调用”)。

在总体设计时主要关心的是模块的外部属性,模块的内部属性将由系统实施阶段的程序设计完成。

(2)模块结构图。运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时,一个系统经过逐层分解,可得到具有层次结构的模块,构成系统的功能结构,这就称为模块结构图(Module Structured Chart, MSC)。模块结构图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工具,也是模块结构图设计的成果。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系统的层次结构关系,还反映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模块之间数据的传递关系。模块结构图描述的是系统的层次特性,所以又称系统层次结构图。

①基本符号。模块结构图由模块、调用和模块间的通信等基本符号组成,如图1-34所示。

图1-34 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符号

②调用。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符合军事调度原则,即每个模块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但只有上级模块的命令下达时才能执行。

模块之间的调用次序一般是从上到下,自左至右。

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分为直接调用、选择调用和循环调用三种。

·直接调用,是一种最简单的调用关系,是指一个模块无条件地调用另一个模块,如图1-35所示。图中模块A直接调用模块B。

图1-35 模块间直接调用关系图

·选择调用,也称为条件调用。如果一个模块是否调用另一个模块取决于调用模块内部的某个条件,则把这种调用称为选择调用。选择调用用菱形符号◇表示。其含义是,根据条件满足情况决定调用哪一个模块,如图1-36所示。图中模块A根据条件分别选择模块B或模块C。

图1-36 模块间选择调用关系图

·循环调用,也称为重复调用。如果一个模块内部存在一个循环过程,每次循环中均需调用一个或几个下属模块,则称这种调用为循环调用或重复调用。循环调用如图1-37所示,图中表示模块A对模块B、C、D的多次反复调用,而不是只调用一次。

③通信。伴随着模块调用而发生的模块间的信息交换称为模块间的通信。模块间的通信有两种方式,即数据通信和控制通信。

图1-37 模块间循环调用关系图

·数据通信。上级模块在调用下级模块时可以把数据传递给下级模块,下级模块运行结束时也可以把信息传回上级模块,如图1-38所示。图中模块A调用模块B时传递数据X和Y,模块B返回时带有数据Z。

·控制通信。上级模块把一些控制信息传给下级模块,这些信息不是下级模块使用的数据,而是为指导、控制下级模块的运行,如图1-39所示。图中在进行学生成绩数据传递的同时,也将是否查找成功的信号传递出来。

图1-38 模块间数据信息传递

图1-39 模块间控制信息传递

3.模块结构设计

(1)模块结构设计衡量指标。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层次结构。模块间的耦合(Coupling)与模块的内聚(Cohe-sion)是用于衡量模块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两个概念。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①耦合。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度量。设计和评价模块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可能地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从而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间的耦合度越低,表明模块间的连接越少。模块的独立性越好,模块间相互影响就越小,模块的运行就很少受到其他模块运行的影响,模块的修改与维护工作也不会影响其他模块。耦合度低的模块结构设计,系统的复杂性降低,系统易于理解,易于修改与维护。

②内聚。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表示模块功能的专一化程度。模块内各组成部分的凝聚程度越强,模块的独立性越好。在设计模块时,应尽可能做到系统中的每个模块内部都有很强的聚合度。内聚按其聚合度的高低分为低内聚、中内聚和高内聚。

耦合和内聚从两个方面描述了模块设计的质量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标准。通常,提高模块的内部聚合度,必然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2)模块结构图设计步骤。

①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系统初始模块结构图。即先把系统或子系统当作一个大模块,对其进行分解。分解时,要遵守模块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使结构图表达数据流程图中的各项处理任务及处理顺序。每分解设计出一层模块,都应该标明模块之间的通信。

②对系统的初始模块结构图进行改进优化。从提高系统的可修改性、可维护性出发,按照模块高聚合度、低耦合度的原则,检查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结程度并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另外还需在模块结构图中适当增加系统维护、初始化、安全控制等辅助功能模块。

(3)数据流程图(DFD)向模块结构图(MSC)的转化。

①DFD与MSC间关系分析。

DFD与MSC都是对系统的功能描述,前者作逻辑描述,后者作物理描述。但它们都描述了系统把输入数据转换为输出数据的转换功能。因此,二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DFD中每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加工与MSC中相应的协调模块相对应。因为,DFD中每一个父加工的功能总是由它的若干子加工完成的。在MSC中,每一个协调模块的功能也都是由其下属模块完成的。

·DFD中的基本加工与MSC中相应的基本模块相对应。

·各层DFD与相应层次的MSC相对应。

·DFD的输入部分相应于MSC的传入模块,输出部分相应于传出模块,中心部分相应于变换模块。

②DFD的类型及其相应转化。

a.变换型DFD

特点:变换型DFD呈线状结构,可以明显地分成输入、主处理(变换中心)和输出三部分,如图1-40所示。

格式:

图1-40 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转换步骤:

运用变换分析从变换型结构的数据流程图导出变换型模块结构图过程可分为三步。

·确定主加工(变换中心)。在数据流程图中多股数据流的汇合处一般是系统的变换中心。若没有明显的汇合处,可先确定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的数据流,作为变换中心。从物理输入端开始,沿着数据流输入的方向向系统中间移动,直至到达不能被作为系统输入的数据流为止,则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从系统的物理输出端开始,向系统的中间移动,可找出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但仍可作为系统输出的部分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出。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部分是系统的变换中心。

·设计模块结构图的顶层和第一层。系统模块结构图的顶层是主控模块,负责对全系统进行控制和协调,通过调用下层模块来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在与变换中心对应的位置上画出主控模块,作为模块结构图的“顶”,然后“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每一层均按输入、变换中心、输出等分支来处理。

·设计中、下层模块。根据数据流程图将系统模块结构图中第一层的各模块自顶向下逐级扩展,形成完整的结构图。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向调用它的模块提供数据,故需要一个数据来源。因此,为每个输入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输入模块、变换模块。为每个输出模块设计两个下层模块:输出模块、变换模块。直到物理输入端或物理输出端为止。变换型数据流程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如图1-41所示。

图1-41 变换型数据流程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

b.事务型DFD

特点:

若某一个加工具有发散数据流的作用,该加工称为前事务中心;若某加工具有汇合多股数据流的作用,该加工称后事务中心,如图1-42和图1-43所示。

图1-42 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格式:

图1-43 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转换步骤:

用事务分析法设计模块结构图,与变换分析法大部分类似,分以下几个活动进行。

·找出前事务中心,如果有后事务中心也一并找出。

·设计顶层模块,建立一个“事务类型获取”模块。把“事务类型获取”模块和“事务中心调度”模块连接到顶层模块作为第二级模块。

·其他加工以数据流连线为据自然下垂,作为下级模块。如果有后事务中心,将其作为二级模块。

·标注模块名、数据流名、控制流名、调用关系等。

事务型数据流程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如图1-44所示。

图1-44 事务型数据流程图转换成模块结构图

当初始的系统模块结构图完成后,应根据模块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检查和改进,特别是应按照“耦合小,聚合大”的标准对结构图进行检查和修改。

一个实际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是相当复杂的,往往是变换型和事务型的混合结构,此时可把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的应用列在同一数据流程图的不同部分,以导出初始的系统模块结构图,然后再根据模块结构设计原则对初始的模块结构图进行修改和优化,以求获得设计合理的模块结构图。

三、代码设计

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1.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

(2)标准化与通用性。凡国家和主管部门对某些信息分类和代码有统一规定和要求的,都应采用标准形式的代码,以使其通用化。

(3)合理性。代码结构要合理,尽量反映编码对象的特征,并与事务分类体系相适应,以便代码具有分类的标识作用。

(4)稳定性。代码应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要具有不能改变的持久性,要避免经常修改,要具有稳定性。

(5)可扩充性与灵活性。代码系统要考虑系统的发展变化,当增加新的实体或属性时,直接利用原代码加以扩充,而不需要变动代码系统。

(6)具有规律性。为便于编码和识别,代码应具有逻辑性强、直观性好的特点,便于用户识别和记忆。

(7)简洁性。代码的长度应以短小为好,代码的长度会影响所占据的存储单元和信息处理速度,也会影响代码输入时出错的概率及输入、输出速度。

2.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顺序码(系列码)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项目名的编码。

例如,某系统的部门代码如表1-10所示。

表1-10 顺序码

这种编码的特点是代码位数少,一个项目一个连续号,处理容易,设计和管理也容易。如果要追加编码,只需要在连续号的最后添加一个号即可。但这种编码缺乏分类组织,一旦确定后没有弹性,不适宜分类,同时项目比较多的时候,编码的组织和体系性较差,所以编码除了起序列作用之外,本身并无意义。顺序码适用于项目比较少、项目内容长且时间不变动的编码。

(2)区间码。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典型的例子是我国的行政区代码和邮政编码。

例如,某企业的组织编码,如表1-11所示。

表1-11 区间码

区间码的特点是: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检索、分类和排序都很方便,但这种码的长度与它的分类属性有关,有时可能会造成很长的码,同时这种码的维护也较困难。

(3)表意码。表意码(助记码)是把直接或间接表示编码化对象属性的某些文字、数字、记号原封不动地作为编码。

例如,cm厘米 mm毫米 kg千克

这种编码的特点是易记、易理解,但随着编码数量的增加,其位数亦需增加,会给处理带来不便。表意码适用于物质的性能、尺码、重量、容积、面积和距离等。

(4)合成码。合成码是把编码对象用两种以上编码进行组合,可以从两个以上的角度来识别、处理的一种编码。它可以由多个数据项/字段构成,每个数据项/字段分别表示分类体系中的一种类别。

这种码的特点是容易进行大分类、增加编码层次,可以从多方面去识别,进行各种分类统计非常容易,但位数和数据项/字段个数较多。

3.代码设计的步骤

(1)确定代码对象。

(2)考察是否已有标准代码。如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某个部门对某些事物已规定了标准代码,那么应遵循这些标准代码。如果没有标准代码,那么在代码设计时要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其他单位的编码标准,设计出便于今后标准化的代码。

(3)根据代码的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实际情况选择代码的种类与类型。

(4)考虑检错功能。

(5)编写代码表。代码编好后,要编制代码表,作详细说明,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学习,以便正确使用。

四、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给定的应用环境下,将用户的需求转换为有效存储数据的数据模型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分为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四个阶段,如图1-45所示。

图1-45 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

1.用户需求分析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用户需求分析目的是获得用户对要建立的数据库的信息需求的全面描述。通常使用数据流程图(DFD)和数据字典(DD)来表示。用户需求分析实际上在系统分析阶段已经完成了,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只需进一步确认用户对数据内容、数据来源去向、取值范围、处理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为常用的是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Entity-Relationship)图来描述。即建立概念模型首先要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抽象出实体,并命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联系。

实体:在E-R图中矩形表示实体,矩形框中写明实体名。

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表示,用无方向线条将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并在线上标明关系的类型,包括1对1联系,记为1∶1;1对多联系,记为1∶N;多对多联系,记为N∶M。

属性:是实体或联系的特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方向线条将实体与属性联系起来。在属性中用一个或多个属性来唯一区分不同的实体或联系的即为关键字。

实体联系图(E-R图)基本符号如图1-46所示。

图1-46 E-R图基本符号

例如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的E-R图,如图1-47所示。

图1-47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中供应的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从E-R图转换成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一般是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E-R图中每个实体相应地转换为一个关系,即一个二维表,该关系应包括对应实体的全部属性,并确定出主键。对E-R图中的联系要根据联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段将其转换为不同的关系,具体的规则如下。

(1)一个实体表示成一个关系。

转换规则:将E-R图中的每一个实体转换成一个关系数据模型,实体的所有属性转换成相应关系模型的数据项,实体的关键字就是相应关系数据模型的关键字。

格式为:关系数据模型名称(数据项)。

对应格式:实体名(实体的属性)。

(2)一个联系表示成一个关系。

转换规则:将E-R图中每一个带有属性的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数据项由联系的全部属性和产生此联系的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转换而来。构成此联系的每一个实体的关键字组合就构成该关系模型的关键字。

格式为:关系数据模型名称(数据项)。

例如,根据采购管理系统供应的E-R图对应的关系型数据模型。

(1)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称,电话号码,银行账号)。

(2)零件(零件号,零件名称,零件单价,零件规格)。

(3)供应(供应数量,供应商号,零件号)。

4.物理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面向用户的,而物理结构设计是面向计算机的。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给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种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

数据库存储结构一般包括二维表的字段名、字段含义、数据类型、字段长度、说明等项目。具体内容在系统实施阶段实现。

五、输入输出设计

系统用户界面是目前评价软件质量的一条重要指标,是用户与信息系统交互的接口,它的设计包括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一个好的用户界面可以为用户和系统双方带来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管理者提供简洁明了、有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用户界面设计需要先进行输出设计,然后再反过来根据输出所要求的信息进行输入设计。

1.输入设计

企业信息系统的输入所完成的功能是将机外或外地机的信息转换成机内信息,它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出发点,是信息处理的“源”,因此保证这个“源”的正确性是输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输入数据有误,即使计算和处理十分正确,也无法获得可靠的信息。同时,输入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纽带,决定着人机交互的效率。输入设计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步骤包括:输入内容设计、输入方式设计、输入格式设计、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等。

(1)输入内容设计。输入内容设计包括确定输入数据项名称、数据内容、精度、数值范围等。

(2)输入方式设计。数据输入方式有外部输入(键盘输入、扫描仪输入、磁盘导入等)和计算机输入(网络传送数据等)。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电阅读器、光笔、网络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输入方式。

(3)输入格式设计。输入格式应该针对输入设备的特点进行设计。若选用键盘方式人机交互输入数据,则输入格式的编排应尽量做到计算机屏幕显示格式与单据格式相一致。输入数据的形式一般可采用“填表式”,由用户逐项输入数据,输入完毕后确认输入数据是否正确无误。如物流运输信息系统的输入界面,如图1-48所示。

2.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是系统实现业务、管理功能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否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评价信息系统优劣的标准之一。输出信息的使用者是用户,所以输出的内容与格式等是用户较关心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开发人员必须深入了解用户要求,及时与用户充分协商。输出设计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步骤包括:输出类型设计、输出内容设计、输出格式设计和输出方式选择等。

图1-48 物流运输信息系统输入界面

(1)输出类型设计。输出类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包括以下几种。

①外部输出,输出目标是系统之外的环境。

②内部输出,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输出。

③中间输出,系统处理的一个中间结果的输出。

④交互输出,系统与用户间的对话输出。

(2)输出内容设计。输出内容设计要根据调查和用户的要求如使用目的、输出速度、数量、使用周期、有效期、安全性等进行设计。输出信息的内容包括输出的项目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精度、格式、方式等。

(3)输出格式设计。输出格式设计要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和习惯,做到格式标准化、术语统一化,不仅清晰、美观,而且易于阅读、理解,也易于用计算机实现。输出格式有报表、图形和图标等。如物流运输子系统运量确认输出界面,如图1-49所示。

图1-49 物流运输子系统运量确认输出界面

(4)输出方式选择。输出方式选择应根据输出的内容、输出的格式特点以及用户要求等因素决定。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磁带机、微缩胶卷输出器、多媒体设备等。输出介质有纸张、磁带、磁盘、微缩胶卷、光盘、多媒体介质等。

3.人机界面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菜单。菜单是传统的系统功能选择操作方式,使用菜单方式可使整个界面清晰、简洁。菜单主要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形式。

(2)图像。在人机界面中,加入丰富多彩的画面能够更形象地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达到可视化的目的。

(3)对话框。在系统必要时,显示于屏幕上的一个矩形区域内的图形和正文信息即为对话框,通过对话框实现用户和系统之间的联系。

(4)窗口。通过窗口显示观察其工作领域全部或一部分内容,并可对所显示的内容进行各种系统预先规定好的正文和图形操作。

例如,物流配送信息子系统主界面。该系统的屏幕设计是人机界面的一种设计,它通过计算机的屏幕显示,引导用户去操作计算机,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计算机把处理的过程、状态、结果及时地显示在屏幕上告诉用户,并且这些信息在屏幕上构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如图1-50所示。

图1-50 物流配送教学系统—业务流程图

六、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说明书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等。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1.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具体要求

系统设计说明书应全面、准确和清楚地阐明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环境要求。

所谓全面就是对系统所有的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运行环境要求都应进行技术上的说明;准确是指对各功能模块的内部规定、外部说明、接口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从技术上必须给予正确的、无二义性的描述;而清楚则是指在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时,文字上的描述应清晰、简洁、可读性好,便于系统开发人员的阅读和理解。

2.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引言。说明项目的背景、工作条件及约束、引用资料和专门术语。

(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具体包括以下7个方面。

①模块设计。用模块结构图表示系统模块层次结构,说明主要模块的名称、功能。

②代码设计。说明所用代码的种类、功能、代码表。

③数据库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的目标、主要功能要求、需求性能规定、运行环境要求、逻辑设计方案、物理设计方案。

④用户界面设计。包括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

⑤处理流程设计(可省略)。

⑥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系统软硬件设计和网络设计。

⑦实施方案说明。

系统设计说明书还要说明实施的计划安排,给出各项工作(文件编制、用户培训等)的预定开始和结束的日期,规定各项工作完成的先后次序及工作完成的标志。除用户、系统研制人员外,还应邀请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审批实施方案,并将评审意见及审批人员名单附于系统设计说明书之后。经批准后,实施方案方可生效。

1.5.4 技能训练

一、实训目的

分析某企业信息系统,撰写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二、实训内容

(1)以组为单位,通过课程网络空间,搜集某企业信息系统信息;

(2)进行组内讨论,将本组所搜集到的资料和心得进行交流,并进行分解任务,撰写系统设计报告,制作PPT。

(3)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