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桩型的选择也应从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和场地地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如本地区无该类桩型或工艺使用经验可借鉴时,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桩的几何尺寸包括桩长和桩的截面尺寸。桩长的确定关键在于持力层的选取,一般应选取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当桩端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
1.桩材与桩型
就我国而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桩以及为适应不同地质条件而使用的各种类型的钢桩、组合桩等。选择桩的材料,要考虑建筑物形式、地质条件、工艺要求、本地区经验等,也要考虑经济因素。而桩型的选择也应从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和场地地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桩材与桩型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附录A——《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参考表》可供选择时参考。如本地区无该类桩型或工艺使用经验可借鉴时,应进行必要的试验。
同一结构单元应尽量避免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桩。
2.桩的几何尺寸
桩的几何尺寸包括桩长和桩的截面尺寸。桩长的确定关键在于持力层的选取,一般应选取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小沉降,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当桩端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桩端阻力的临界深度。
图9-8 桩基础设计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