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时间:2024-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淤泥可取4~7kPa;对淤泥质土可取6~12kPa,对软塑状态的黏性土可取10~15kPa;对可塑状态的黏性土可以取12~18kPa;  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

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

式中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a——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应按静载荷试验确定;

  n——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取1.5~2.5,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m——复合地基置换率,m=d2/d2e;d为桩身平均直径(m),de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正方形布桩de=1.13s,矩形布桩de,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和横向桩间距。

对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spk——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λ——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取0.7~0.9;

  m——面积置换率;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桩的截面面积(m2);

  β——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

单桩竖向承载力Ra应通过现场单桩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值也可按照式(10-7)估算:

式中 up——桩的周长(m);

  n——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qs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对淤泥可取4~7kPa;对淤泥质土可取6~12kPa,对软塑状态的黏性土可取10~15kPa;对可塑状态的黏性土可以取12~18kPa;

  li——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

  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有关规定确定;

  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