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卧式镗床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

卧式镗床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

时间:2024-10-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T68卧式镗床的运动形式有三种。快速移动电动机M2由KM6、KM7控制其正、反转,用熔断器FU2作其短路保护。由于M2是短时工作,因此未设过载保护。为使变速齿轮更好地啮合,可接通主电动机的缓慢转动控制电路。该机床各部件的快速移动,由快速手柄操纵快速移动电动机2M拖动完成。为防止镗床或刀具的损坏,主轴箱和工作台的机动进给,在控制电路中必须互联锁,不能同时接通,它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T68卧式镗床的用途,熟悉T68卧式镗床的主要电气设备及控制原理。

(2)掌握T68卧式镗床的电力拖动特点,能根据电气控制线路图,分析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养成文明生产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3)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维修。

【任务描述】

T68卧式镗床(图4-19)是一种精密加工机床,适用于机器制造业的各种孔和平面的加工,特别适用于加工黑色金属零件。

图4-19

由于机床上具有平旋盘径向刀架,故能镗削尺寸较大的孔和平面。机床主轴的钢性较强,除使用平旋盘进行铣削外,还可以在主轴上安装铣刀来进行铣削。

【原理分析】

1.T68卧式镗床结构

T68卧式镗床的主要结构如图4-20所示。

图4-20

2.型号意义

型号意义如下:

3.T68卧式镗床主要运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1)T68卧式镗床的运动形式有三种。主轴电动机M1拖动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快速移动电动机M2实现主轴箱与工作台的快速移动。主轴电动机M1为双速电动机,由5只接触器控制,其中KM1和KM2控制M1的正、反转;KM3在主轴电动机M1正常运行时短接电阻R;KM4、KM5(双线圈接触器)控制M1的高、低速运行。R为反接制动电阻,熔断器FU1和热继电器FR1分别作M1的短路和长期过载保护。与主轴电动机M1主轴相连接的速度继电器KS用于M1的反接制动控制。快速移动电动机M2由KM6、KM7控制其正、反转,用熔断器FU2作其短路保护。由于M2是短时工作,因此未设过载保护。

1)主运动:镗轴与花盘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镗轴的轴向进给、花盘上刀具的径向进给、镗头的垂直进给、工作台的横向和纵向进给。

3)辅助运动:工作台的旋转、后立柱水平移动、尾架的垂直移动及各部分的快速移动。

(2)电力拖动方式和控制要求。T68镗床的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由同一台双速电动机M1拖动,各方向的运动由相应手柄选择各自的传动链来实现。各方向的快速运动由另一台电动机M2拖动。

【任务分析】

元件明细表如下:

续表

【项目实施】

1.T68卧式镗床的安装步骤

(1)分析和熟悉控制电路图。

(2)按元件明细表配齐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并检测所有元件。

(3)按编号原则在原理图上给各电气元件接线端编号。

(4)给各电气元件按原理图的符号做好标记,并给各电气元件接线端作编号标记。

(5)根据电动机的容量、线路的走向和电气元件的尺寸,正确选配导线规格、导线通道类型和导线数量,选配接线板的节数、控制板的尺寸及管夹。

(6)根据原理图的编号给各连接线端做好标记。

(7)安装接线,检查电路接线。

(8)接通电源,分别观察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9)安装传动装置,并清理场地。

(10)检查线路接线无错误后通电试车,并仔细调整行程开关的位置,使之完全符合工作要求。

2.T68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图及排除实训训练指导

(1)实训内容。

1)用通电试验方法发现故障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并在电气原理图中用虚线标出最小故障范围。

2)按图排除T68卧式镗床主电路或电磁吸盘电路中,人为设置的两个故障点。

(2)电气故障的设置原则。

1)人为设置的故障点,必须是模拟机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振动、受潮、高温、异物侵入、电动机负载及线路长期过载运行、启动频繁、安装质量低劣和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自然”故障。

2)切忌设置改动线路、换线、更换电器元件等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非“自然”故障。

3)故障点的设置,应做到隐蔽且设置方便,除简单控制线路外,两处故障一般不宜设置在单独支路或单一回路中。

4)对于设置一个以上故障点的线路,其故障现象应尽可能不要相互掩盖。否则学生在检修时,虽然检查思路尚清楚,但检修到定额时间的2/3还不能查出一个故障点时,可作适当的提示。

5)应尽量不设置容易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的故障点,如有必要时,教师必须在现场密切注意学生的检修动态,随时做好采取应急措施的准备。

6)设置的故障点,必须与学生应该具有的修复能力相适应。

故障设置一览:

续表

【项目评价】

本任务从学生项目资讯、元件的应用、线路分析、方案制定结果、操作实施正确性、项目总结报告及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分成优、良、及格三个等级。

【知识超市】

一、T68卧式镗床控制要求

(1)为了适应各种工件的加工工艺要求,主轴旋转和进给都应有较宽的调速范围。本机床采用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作为主拖动电动机,并采用机电联合调速,这样既扩大调速范围,又使机床传动机构简化。

(2)进给运动和主轴及花盘旋转采用同一台电动机拖动,由于进给运动有几个方向(主轴轴向、花盘径向、主轴垂直方向、工作台横向、工作台纵向),所以要求主电动机能正反转,并有高低两种速度供选择。高速度运转应先经低速启动,各个方向的进给应有联锁。

(3)各进给方向均能快速移动,本机床采用一台快速电动机拖动,正反两个方向都能瞬时点动。

(4)为适应调整的需要,要求主拖动电动机应能正反点动,并带有制动。本机床采用电磁铁带动的机械制动装置。

二、T68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T68卧式镗床电路如图4-21所示。

1.主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1)主电动机的点动控制。主电动机的点动有正向点动和反向点动,分别由按钮SB4和SB5控制。按SB4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KM1的辅助常开触点(3-13)闭合,使接触器KM4线圈通电吸合,三相电源经KM1的主触点,电阻R和KM4的主触点接通主电动机1M的定子绕组,接法为△形,使电动机在低速下正向旋转。松开SB4主电动机断电停止。

反向点动与正向点动控制过程相似,由按钮SB5、接触器KM2、KM4来实现。

(2)主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当要求主电动机正向低速旋转时,行程开关SQ7的触点(11-12)处于断开位置,主轴变速和进给变速用行程开关SQ3(4-9)、SQ4(9-10)均为闭合状态。按SB2,中间继电器KA1线圈通电吸合,它有三对常开触点,KA1常开触点(4-5)闭合自锁;KA1常开触点(10-11)闭合,接触器KM3线圈通电吸合,KM3主触点闭合,电阻R短接;KA1常开触点(17-14)闭合和KM3的辅助常开触点(4-17)闭合,使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将KM1线圈自锁。KM1的辅助常开触点(3-13)闭合,接通主电动机低速用接触器KM4线圈,使其通电吸合。由于接触器KM1、KM3、KM4的主触点均闭合,故主电动机在全电压、定子绕组△形连接下直接启动,低速运行。

当要求主电动机为高速旋转时,行程开关SQ7的触点(11-12)、SQ3(4-9)、SQ4 (9-10)均处于闭合状态。按SB2后,一方面KA1、KM3、KM1、KM4的线圈相继通电吸合,使主电动机在低速下直接启动;另一方面由于SQ7(11-12)的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通电延时式)线圈通电吸合,经延时后,KT的通电延时断开的常闭触点(13-20)断开,KM4线圈断电,主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脱离三相电源,而KT的通电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13-22)闭合,使接触器KM5线圈通电吸合,KM5的主触点闭合,将主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后,重新接到三相电源,故从低速启动转为高速旋转。

主电动机的反向低速或高速的启动旋转过程与正向启动旋转过程相似,但是反向启动旋转所用的电器为按钮SB3、中间继电器KA2、接触器KM3、KM2、KM4、KM5、时间继电器KT。

2.主电动机的反接制动的控制

当主电动机正转时,速度继电器KS正转,常开触点KS(13-18)闭合,而正转的常闭触点KS(13-15)断开。主电动机反转时,KS反转,常开触点KS(13-14)闭合,为主电动机正转或反转停止时的反接制动做准备。按停止按钮SB1后,主电动机的电源反接,迅速制动,转速降至速度继电器的复位转速时,其常开触点断开,自动切断三相电源,主电动机停转。

(1)主电动机正转时的反接制动。

(2)主电动机反转时的反接制动。

(3)主电动机工作在高速正转及高速反转时的反接制动过程自行分析。

3.主轴或进给变速时主电动机的缓慢转动控制

主轴或进给变速既可以在停车时进行,又可以在镗床运行中进行。为使变速齿轮更好地啮合,可接通主电动机的缓慢转动控制电路。

进给变速时的缓慢转动控制过程与主轴变速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电器是行程开关SQ4、SQ6。

4.主轴箱、工作台或主轴的快速移动

该机床各部件的快速移动,由快速手柄操纵快速移动电动机2M拖动完成。当快速手柄扳向正向快速位置时,行程开关SQ9被压动,接触器KM6线圈通电吸合,快速移动电动机2M正转。同理,当快速手柄扳向反向快速位置时,行程开关SQ8被压动,KM7线圈通电吸合,2M反转。

5.主轴进刀与工作台联锁

为防止镗床或刀具的损坏,主轴箱和工作台的机动进给,在控制电路中必须互联锁,不能同时接通,它由行程开关SQ1、SQ2实现。若同时有两种进给时,SQ1、SQ2均被压动,切断控制电路的电源,避免机床或刀具的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