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体微结构的研究

土体微结构的研究

时间:2023-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土体微结构的概念是Terzaghi[149]于1925年首次提出,认为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微结构。土体结构性的研究经历了从猜想到证实、从定性分析到半定量研究再到定量化研究的发展过程。这些成果奠定了深入研究红土的基础。

土体微结构的概念是Terzaghi[149]于1925年首次提出,认为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微结构。从微观上讲,土体的结构一般包括结构单元特征、颗粒排列特征、孔隙性特征以及结构连接特征[7]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有机作用构成了土体的微结构形态。胡瑞林[151](1999)讨论了土体微结构力学的概念、观点、核心问题,沈珠江院士[150](1996)提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土体的结构性问题。

土体结构性的研究经历了从猜想到证实、从定性分析到半定量研究再到定量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土体微结构的研究是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等微结构试验手段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石玉成[152](2002)、胡瑞林[153]研究了黄土的微结构特性,施斌[154](1988)、谭罗荣[155](1981)研究了灾害性膨胀土的微结构特性,孔令伟[156](2002)、李向全[157](2000)等研究了软土的微结构特性及其工程性质,谢定义[158](1999)、施斌[159](1996)开展了土体微结构图像的定量化研究,等等。关于红土的微观结构问题,高国瑞[160](1985)、谭罗荣[161](2001)、王幼鳞[162](1983)、孔令伟[163](2001)、薛守义[164](1989)等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特征,黄英[165](1989)、金克盛[142](2005)、杨玉婷[111](2010)、石崇喜[113](2011)等开展了云南红土的微观结构特性研究,等等。这些成果奠定了深入研究红土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