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8给出了水泥加入比例8%、不同试样养护时间、不同放大倍数下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图4-19给出了水泥加入比例15%、不同养护时间、不同放大倍数下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
图4-18 试样养护前后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8%)
图4-19 试样养护前后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15%)
图4-18、图4-19表明:
(1)不论是水泥加入比例为8%还是15%的情况下,不论是试样养护前后还是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图像均呈现出强密实性、低孔隙性、强胶结性、好包裹性、好填充性等微结构特征。而且养护时间越长,水泥的加固作用发挥越充分,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越密实。
(2)在2000X的放大倍数下,分别比较图4-18(a)、(c)、(e)和图4-19(a)、(c)、(e),可见试样不养护(0d)时的水泥加固红土,相对于试样养护时间7d,14d来看,其微结构图像(a)的密实性明显低于微结构图像(c)和(e),且孔隙大于微结构图像(c)和(e),而微结构图像(e)的密实性又明显高于(c)。
因此,从密实方面看,试样的养护增强了红土颗粒之间的密实程度;从孔隙方面看,试样的养护减小了红土颗粒之间的孔隙。
(3)在10000X的放大倍数下,不论是比较图4-18(b)、(d)、(f)还是比较图4-19(b)、(d)、(f),可见不养护时的水泥加固红土,其微结构图像(b)有胶结物质的存在,但不明显;而养护时间为7d时,水泥加固红土微结构图像(d)的胶结物质明显多于图像(b),在土颗粒表面及颗粒之间有新的胶结物产生,包裹和填充明显;当养护时间达到14d时,水泥加固红土微结构图像(f)的胶结物质更多,对红土颗粒的包裹更紧密,填充越密实,明显强于图像(b)、(d)。
因此,从胶结方面看,试样的养护增强了红土颗粒之间的胶结能力;从包裹方面看,试样的养护使水泥进一步包裹红土颗粒,导致红土颗粒增大;从填充方面看,试样的养护使水泥填充在红土颗粒之间,增强了红土颗粒之间的密实程度,减小了孔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