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4给出了压缩前后水泥加固红土的微结构参数。
表4-4 压缩前后水泥加固红土微结构参数
表4-4表明:
(1)压缩前后比较,相同养护时间下,压缩前的孔隙率大于压缩后的孔隙率,压缩前的颗粒率小于压缩后的颗粒率。水泥加入比例8%而养护时间为14d时,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孔隙率由压缩前的39.6%减小到压缩后的33.2%,颗粒率由压缩前的60.4%增大到压缩后的66.8%;水泥加入比例为15%而养护时间为14d时,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孔隙率由压缩前的34.8%减小到压缩后的32.9%,颗粒率由压缩前的65.2%增大到压缩后的67.1%。
(2)相同养护时间下,随着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大,不论压缩前还是压缩后,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孔隙率都逐渐减小,颗粒率都逐渐增大。试样养护14d,水泥加入比例按8%,15%增大时,压缩前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孔隙率按39.6%,34.8%的趋势减小,颗粒率按60.4%,65.2%的趋势增大;压缩后红土微结构图像的孔隙率按33.2%,32.9%的趋势减小,颗粒率按66.8%,67.1%的趋势增大。
(3)上述现象说明,不论是素红土还是水泥加固红土,压缩前红土样的密实程度低于压缩后红土的密实程度,压缩后的密实程度得到提高;但随着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大,不论压缩前还是压缩后,红土微结构的密实程度增强(与图4-21对应)。
总体上,水泥加固红土经过击实、加固、养护及压缩以后,土体结构呈现出孔隙率减小,颗粒率增大的变化规律;而红土经过剪切以后,则呈现出颗粒率减小,孔隙率增大的变化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