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素红土,水泥的加入和试样的养护显著减小了红土的渗透性,随着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大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
1.水泥加入比例对红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水泥加入红土后,水泥包裹红土颗粒,并填充在红土颗粒间的孔隙中,封闭了红土中的连通孔隙,降低了红土的透水能力;当水泥越多,养护时间越长,胶结作用就越强,封闭的孔隙就越多,透水能力就越弱,导致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性越弱。
水泥加入红土后,一部分包裹红土颗粒,封闭了一些连通孔隙,一部分填充了红土颗粒之间的孔隙,由于包裹作用,导致红土颗粒增大;由于填充作用,导致红土颗粒间的孔隙减小,密实性增强。与加固前的素红土相比,水泥加固红土中的孔隙显著减小,加固红土的紧密程度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了水泥加固红土的透水能力,故加固后红土的渗透系数减小。如图4-17所示,对应的微结构参数也证明加入水泥后,红土的孔隙率减小、颗粒率增大(图4-26、图4-27)。
随着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大,水泥对红土颗粒的包裹作用越来越强,水泥的填充作用越充分,被封闭和填充的孔隙也就越来越多,颗粒之间的联结就越紧密,水泥加固红土微结构的密实性越好,水的渗透能力越差,同样渗透条件下,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越小,渗透性越低。如图4-17所示,对应的微结构参数也证明了水泥加入越多,水泥加固红土的孔隙率越小而颗粒率越大。如在试样不经过养护的情况下,水泥加入比例为8%时,红土的渗透系数为8.78×10-7cm/s;水泥加入比例为15%时,红土的渗透系数减小为5.30×10-7cm/s。由此可见,随着水泥加入比例增加,红土的渗透性减弱。
2.试样养护时间对水泥加固红土渗透特性的影响
水泥加固红土经过养护后,水泥与红土颗粒之间反应生成的胶结物质增多,水泥对红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增强;生成的部分胶结物质包裹红土颗粒增厚,包裹作用增强;生成的另一部分胶结物填充在红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填充作用增强。因而,经过养护后,水泥加固红土中的连通孔隙减少,密实性变好(见图4-18、图4-19),透水能力变差,渗透系数减小。如在水泥加入比例为15%的情况下,试样养护前(0d),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为5.30×10-7cm/s;养护(14d),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减小为3.39×10-7cm/s。
在水泥加入比例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水泥与红土颗粒反应新生成的胶结物质越多,水泥对红土颗粒的胶结作用越强;随着胶结物不断生长延伸,包裹作用和填充作用越充分,形成的封闭孔隙越多,加固红土中的连通孔隙越少,微结构越密实(见图4-18、图4-19),透水能力越差,渗透系数逐渐减小。如水泥加入比例为15%,试样养护3d时,水泥加固红土的渗透系数为4.64×10-7cm/s;养护7d时,渗透系数减小为4.26×10-7cm/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