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历史与现状

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3-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种种自然灾害与落后的生产力,我国面临严峻的粮食短缺状况。如表5-1所示,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在总体上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个别时期,我国的粮食产量变化较大,波动较强。城乡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主要构成部分。

5.3.1 我国粮食供给的历史状况

粮食问题关系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种种自然灾害与落后的生产力,我国面临严峻的粮食短缺状况。由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年粮食产量从最初的1.132亿吨持续上升到了2010年的5.464亿吨。国内粮食产量发生了质的提高,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1949年的4.82倍,平均每年增长了698.7万吨。可以说,在经历了初期的内外交困以及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增长、农业技术落后和农村劳动力供应不足的多种状况后,我国基本达到了粮食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平衡,解决了近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

如表5-1所示,从1949年到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在总体上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个别时期,我国的粮食产量变化较大,波动较强。

表5-1 我国历年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亿吨)

续表5-1

数据来源:1949年到1989年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1990年到2010年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通过表5-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总共经历了5个产量增长和2个产量减少的阶段。

第一个增长阶段:从1949年到1958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增0.094亿吨。第二个增长阶段:从1961年到1967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增0.135亿吨。第三个增长阶段:从1972年到1976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增0.115亿吨。第四个增长阶段:从1980年到198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增0.217亿吨。第五个增长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增0.168亿吨。

第一个减少阶段:从1958年到1961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减0.204亿吨。第二个减少阶段: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平均递减0.163亿吨。

结合以上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把5个增长阶段的增长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并且制定了相关鼓励农业的政策;第二,自然灾害发生相对较少;第三,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保证粮食增收。我们也可以把2个减少阶段的减产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自然灾害发生较多,且面积较大;第二,不当的政策导致了对农业的忽略,将大量资金投入钢铁产业的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第三,粮食长期供给过剩,导致农民的生产意愿降低;第四,退耕还林等保护环境措施的实施。

通过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不仅获得了历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同时也知道了引起粮食变化的历史因素,并据此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做一个趋势性的判定,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帮助。

5.3.2 我国粮食需求的历史状况

城乡居民口粮需求、饲料用粮需求、种子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等构成了我国粮食需求的主要部分。表5-2反映了1978—201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

表5-2 1978—201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单位:万吨)

续表5-2

续表5-2

续表5-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历年)。

从表5-2中的城乡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加工和储运耗损五个项目可以看出,随着粮食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加工和储运耗损的比例逐渐降低。城乡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这四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对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比例正在不断降低,但通过表5-2可以看出,其下降比例并不是很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外国进口熟食比例的增加,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出现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饲料用粮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动物类食品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进而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工业用粮的不断上升,也可以归因于我国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因为粮食可以用于酿酒、医疗、制取调味品。因此,工业用粮的加速上升已在意料之中。我国种子用粮目前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我国种子用粮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5.3.3 我国粮食供需现状

(1)供给方面。

针对我国在20世纪初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颁布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我国农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生产的政策。比如200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着力于提高农民收入;200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通过增加补贴和减免税收的双重方式,实现农民增收;2006年推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在增强农村建设。国家的一系列支持农业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国家不断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广大农民收入的增加。如表5-3所示,我国2003—2008年用于农业的资金呈现了不断递增的趋势。

表5-3 2003—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农业资金的情况(单位:十亿元)

续表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第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依靠科技力量提高产出。近年来,在自然资源制约加大的情况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粮食增产也在不断转型,由单纯地依靠扩大面积、加大投入,上升到依靠科技增加产量的高度。

当然,尽管在我国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与广大农业生产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农业产量稳定增长,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四点:

第一,受到资源的约束,我国目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很勉强。农业结构、非农建设占地、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全国耕地总面积不断下降,几乎下降到1.2亿公顷,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指标,人均耕地面积仅仅有0.092公顷,连世界平均水平的40%都无法达到。而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不良耕地更是超过了60%。目前,我国居民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每年农业生产用水的缺口达到了2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分布也存在着很大缺陷。

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依然是我国的不足之处。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灌溉农田的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40%,大约还有40%的耕地处于加速退化的过程中。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仍旧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巨大瓶颈。

第三,种植粮食的平均收益率仍然相对较低。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超过一半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寻求发展。正是由于农业的总体收益率仍然较低,所以无法吸引足够的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逐渐有被副业化的倾向。因此,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还需要国家在补贴农业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提高农业必要收益率。

第四,农业科技的支撑力度相对较弱。目前,我国农业技术面对的主要问题有: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技的推广传播能力不强、先进技术的使用率仍然偏低。在与发达国家的许多主要指标的比较中,我国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9%,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了2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转化率达到了70%,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转换率比发达国家低了40个百分点。农业装备水平整体较低,机械化率为40%,这些因素仍然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需求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与供给达到了基本的平衡状态,但依然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用粮增加、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善导致动物类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因此引起的工业用粮的比例增加。因此,我国在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还看到将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我国粮食需求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这对我国的粮食需求结构产生了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为1.7亿左右,占全国人口总量的比例不足18%;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1992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达到了3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比例超过了25%;2006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激增到5.8亿。我国城镇人口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1亿,城镇人口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会使居民口粮消费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使得饲料用量和工业用粮的需求不断提高。

第二,人口的不断上升。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就已经超过了14亿。虽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并且新增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必将导致我国居民对口粮的消费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因此,总体来看,新增人口所产生的食品刚性需求大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食品消费水平的降低。

第三,饮食结构的改善。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上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根据收入效应,居民会减少对不良食品的消费需求,同时增加对蛋白质类食品的需求,动物类食品需求所占的比例会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我国不断增加的动物类食品的需求,我国工业用粮的比例也会不断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