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丰富的生物资源丰硕的科研成果

丰富的生物资源丰硕的科研成果

时间:2023-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至1983年,陕西省科学院等单位在秦巴山区生物科学研究上获得了大量成果,其中有养麝、漆树、油橄榄、黄连等动、植物应用研究和水冬瓜油食用研究及《秦岭植物志》、商洛等地区地理志的编著出版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多项成果。经过多年的攻关,摸索出一套综合开发秦岭生物资源及建立农村科学示范基地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山区开发的优化模式。这些科研成果和经验的取得对开发利用与保护陕南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秦岭大巴山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地跨陕、甘、川、鄂、豫五省。其主体部分位于陕西南部,介于N31°42′~34°45′,E105°46′~111°15′,共35个县(市、区),总面积82 883.13km2,人口1030万。秦巴山区是关陇、成渝、江汉平原和中原大地4个经济核心区间最大的绿色宝库和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特别是秦岭为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最大山脉,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暖温带与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南北生物资源的荟萃之地,栖息着6000余种生物资源,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陕西省科学院对该区有多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推进了该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摸清秦岭生物资源的家底,组织现陕西省科学院所属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立“秦岭生物资源科学考察队”,大规模地对秦岭生物资源进行物种种类和分布区域及生物量的调查,并对一些野生资源物种的样品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开发利用价值;至1965年前,基本摸清了主要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做了一些局部发展区划和规划,为生产部门提供了基本可靠的资源数量,为秦巴山区药材、烤胶、栓皮、芳香油等多种经营的发展和有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依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至1983年,陕西省科学院等单位在秦巴山区生物科学研究上获得了大量成果,其中有养麝、漆树、油橄榄、黄连等动、植物应用研究和水冬瓜油食用研究及《秦岭植物志》、商洛等地区地理志的编著出版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多项成果。

1984年7月,陕西省科学院党组贯彻省委领导同志关于要求省科学院派专家去为开发陕南的资源做工作的指示精神,成立了“秦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组”,主要以商洛地区内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为试验示范研究,并辅之以汉中地区南郑县大河坎为示范应用基地,制定了“立足当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以推广现成的适用技术为手段,突出经济效益和综合利用,尽快使当地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群众脱贫”的指导思想。课题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于1986年、1988年2次获得陕西省农村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89年、1990年2次获科技兴陕奖及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至1998年,陕西省科学院商洛课题组在以前研究成果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重点转移到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途径研究及生物产品加工(如薯芋野生家种丰产栽培及其皂素生产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刺梨引种驯化及系列产品开发、毛青藤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淫羊藿补酒制备工艺研究、火棘色素的开发利用等)、中草药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以养貂为主的养殖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及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过多年的攻关,摸索出一套综合开发秦岭生物资源及建立农村科学示范基地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山区开发的优化模式。这种开发不同于以往单项资源的单纯利用,而是建立在一种旨在揭示当地自然环境结构特点及其与生物资源间内在关系上的开发性研究项目,能够起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避免盲目生产以及维护山区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能够产生最佳综合效益。进入21世纪,陕西省科学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关中‘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以秦巴山区中草药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成果为基础,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和经费进行陕西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于2004年同陕西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版《陕西中药材GAP栽培技术》,为加快建设陕南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打下了基础。此项科研成果获200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薯蓣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从资源的普查到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人工引种驯化栽培的成功和薯蓣皂素提取新工艺的发明,薯蓣皂素的结构改造等,仅“薯蓣皂素提取新工艺”就在全国创造了5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陕西省应用该项成果,每年可生产500t皂素,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皂素工业,也促进薯蓣资源开发成为全国植物资源开发最大的产业。为此,“薯蓣皂素新工艺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分离法制取皂素新工艺”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至2005年年底,陕西省科学院在秦巴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方面取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约82项,其中在中药材研究方面取得了43项;出版《秦巴山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研究》论文集四卷,收集论文289篇;1982年和1995年主持了全省“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与保护研讨会”。这些科研成果和经验的取得对开发利用与保护陕南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