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岭国家植物园年建设历程沈茂才感触最深

秦岭国家植物园年建设历程沈茂才感触最深

时间:2024-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沈茂才认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谈及秦岭国家植物园10年建设历程,沈茂才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省部共建落实到位是关键。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2006年10月10日召开的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第一次会议之后。在此之前更多的是科学考察和作项目规划的可行性报告,寻求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这是探索实践建设集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宣传、保护与展示及利用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最大、独具特色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是在做一道世界性环境保护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难题。今天这点开端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共建主体单位将项目落实到位的结果。

和谐的目的是促发展。在近2年的园区建设中,资金难题,特别是个别村民的要求超出国家政策法规的范围,不仅影响施工进展,而且造成了损失。据记者了解,农户田里附着物已在2008年年底前赔付,并将土地按协议入股到秦岭国家植物园,村民被安排在园区从事苗木栽培管护工作,每天有20~30元的报酬。沈茂才认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针对目前一些企业和农户在秦岭,特别是在秦岭北麓沿线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和无序进行农家乐旅游产业开发,对秦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不仅与野生动植物生存争夺资源,更重要的是不合理开发造成大气和水质污染,直接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沈茂才建议充分利用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这个平台,依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行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秦岭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进行统一管理。

此外,据记者了解,沈茂才主编的《秦岭植物园科学考察报告》于2008年6月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而涵盖秦岭地衣、苔藓、种子植物分类、植被及动物、地质等内容的《中国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秦岭国家植物园总体规划与建设》一书,预计于2016年4月由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呈献给广大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