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国内外智慧水务建设都发展很快,但顶层设计存在缺位,仅处于盲目跟风和吸引投资的状态。我国智慧水务实践的主要问题包括水务基础信息要素欠缺、资源共享服务有待提高、智能化水平相对偏低等。
1.2.7.1 技术瓶颈
和以往的技术手段相比,物联网智能水务示范项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突破。
目前来讲,国内对智慧水务的需求量很大,但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方面的技术还在一个摸索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国内来说,有两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第一个是传感器,所谓的“智慧”就是需要快速、实时地反映现场的一些情况,比如水质的变化,水压的变化等。目前对水质的在线监测有很大的需求,另外以前我们都需要有人去现场观测压力表,而现在则是需要一个压力传感器,将现场的压力变化等信息随时传送给中控中心,进行数字化管理,这是智慧水务的理想状态。但这种压力传感器对灵敏度要求非常高,国内目前的技术尚不成熟,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第二个是控制系统,传感器将信息及时发送过来,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如何解决?以前是直接由工作人员去现场进行抢修,比如开关阀门等,而现在要研究的是如何进行远程控制,比如通过发送一个指令,让设备自动接收,并通过已经计算好的模式去自动调整。目前这方面的需求很大。还有非开挖修复技术,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前管道出现问题,都是把管道挖出来再把管道换掉,现在希望对那些损坏程度较低的管道不进行挖掘,而在是原位修复,那么就需要一些合适的技术手段。要发展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更合适还需要不断摸索。
1.2.7.2 水务基础信息要素欠缺
截至2011年底,省级以上水利部门可接收信息的各类水利信息采集点达到78720多个,其中自动采集点为44460个,自动采集点占全部采集点的平均比例达到56.48%;信息化的工程监控系统为346个;监控点(包括视频和非视频监控点)总数达16098个,其中独立(或移动)点为131个。水务信息化监控水平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监测精度、监测频率以及监测广度这三方面的基础要素欠缺的问题。
智慧水务的建设应该是基于地表、地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水量水质监测相结合,驻站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需要通过建设汛情监测体系、水资源监测体系、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水生态监测体系四大监测体系,实现对自然水循环过程(降雨、蒸发、径流、地下水、汛情监测等)和社会水循环过程体系(水源、输水、供水、用水、排水和各类水利工程)的及时、全面、准确监测,进而实现信息内容全覆盖、循环过程全贯穿、监测时间全天候的智能感知。
1.2.7.3 资源共享服务有待提高
截至2011年底,省级以上水利部门正常运行的数据库达600个,存储的数据量达到261899.5GB,平均库存达436.5GB/个。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省级以上水利部门中有11个单位建立了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或数据库系统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业务系统联机访问、目录服务和非授权联机查询等多种信息服务方式。数据存储、处理、多媒体等技术在水利行业能够广泛应用,但是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还处于雏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模式。
为了提高智慧水务的资源共享服务,应当基于一数一源的原则,开发标准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数据统一集中存储和规范管理,保证数据中心的权威性及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提供的信息交换与数据应用服务,支持水利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扩大和深化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同步机制,实现数据中心的同步更新。
1.2.7.4 智能化水平相对偏低
截至2011年底,各省业务应用系统基本覆盖了防汛抗旱指挥与管理、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农村水利综合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与管理、水利电子政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政监察管理、农村水电业务管理、水文业务管理、水利应急管理、水利遥感数据管理与应用、水利普查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山洪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但业务应用系统发展仍不够平衡,且除防汛抗旱外其他业务的决策支持系统较少。
智慧水务需要通过智能应用体系开发,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手段在水务业务领域的应用,以业务应用加强水利信息化对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带动作用。智能业务应用建设应当依托于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立服务于四大条块业务(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水生态管理)日常状态和应急状态的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预报、智能调度、智能处置和智能服务等决策全过程,集管理中心、指挥中心、服务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应用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