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位置
崇明县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 411 km2。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面积1 267 km2,东西长80 km、南北宽13~18 km,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为参照)在3.21~4.20 m。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 km、南北宽2~4 km。面积88 km2,其中滩涂面积8.5 km2,可耕地面积26.2 km2(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岸有深水岸线近20 km,一般水深-12~-16 m,最深处-22 m,可停靠30万t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 km左右、东西宽8 km左右,平均海拔2.8 m,总面积56 km2,其中可耕地面积26.8 km2。目前尚有滩涂土地资源0 m以上约13 333 hm2、-5米以上约44 667 hm2。周边岸线30余千米,其中南端约有2 km深水岸线,水深-12 m左右。
2.行政区划
崇明岛成陆已有1 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新中国成立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
长兴岛成陆于咸丰年间。横沙岛至今已有120年左右历史。2005年5月18日起,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于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入崇明县。
崇明县目前辖有16个镇和2个乡(图1),下辖270个行政村和66个居委会,共5 883个村民小组。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