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结构因素和使用因素两个方面。
1.结构因素
(l)发动机的因素。
汽车通过坏路或无路地带时,要克服较大的道路阻力,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就必须提高单位汽车重力发动机扭矩或提高比功率。
(2)传动系统传动比。
要提高动力因数,需增大传动系统传动比,以此来达到增大驱动力的目的,所以一方面将越野车设有副变速器或分动器;另一方面增大越野汽车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来降低最低稳定的车速,减小车轮对松软路面的冲击,减小由此引起的土壤剪切破坏的概率,提高汽车通过坏路或无路地段的能力。
(3)液力传动。
装有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耦合器的汽车,起步时转矩增加平缓,避免了对路面的冲击,同时,不用换挡也能提高转矩,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4)差速器。
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由于具有在驱动轮间平均分配转矩的特性,当一侧车轮出现滑转时,另一侧车轮只能产生与滑转车轮相等的驱动力,使总驱动力降低至不能克服行驶阻力,使汽车无法正常行驶。采用高摩擦差速器,可以使转得较慢的车轮得到较大的驱动力,从而使总驱动力增加,有利于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若采用差速锁,则两边车轮的驱动力可以按各自的附着力来分配,改善通过性的作用更明显。
(5)涉水能力。
为了提高汽车的涉水能力,应注意发动机的分电器、火花塞、蓄电池、曲轴箱通风口、机油尺等处的防水密封,并保证空气滤清器不进水。
(6)前后轮距。
若前、后轴采用相同的轮距,且轮胎宽度相同,则后轮可以沿前轮压实的轮辙行驶,从而使全车的行驶阻力减小,以提高通过性。
(7)驱动轮的数目。
增加驱动轮的数目,可以提高相对附着重量,获得较大的驱动力。越野汽车均采用全轮驱动。
2.使用因素
(1)轮胎气压。
汽车在松软路面上行驶时,为了使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加,降低轮胎对路面的压力,使路面变形和轮胎受到的道路阻力减少,可采用降低轮胎气压的方法。而在硬路面上行驶时,应适当地提高轮胎气压,这样可以减小轮胎变形,使行驶阻力减小。因此有的越野汽车装有中央充气系统,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可根据路面情况调整轮胎气压。
(2)轮胎花纹。
轮胎花纹对附着系数影响很大。越野汽车应选用具有宽而深花纹的轮胎,这是因为在松软路面上行驶时,轮胎花纹嵌入土壤,使附着能力提高;而汽车在潮湿路面上行驶时,只有花纹的凸起部分与路面接触,提高了单位压力,有利于挤出水分,提高附着系数。
(3)拱形轮胎。
在专用越野车中,不少使用了超低压的拱形轮胎。在相同轮辋直径的情况下,超低压拱形轮胎的断面宽度比普通轮胎要大2~2.5倍,轮胎气压很低 (只有29.4~83.3kPa)。若用这种轮胎代替并列双胎,其接地面积可增加到3倍。拱形轮胎在沙漠、雪地、沼泽、田间行驶有良好的通过性,但在硬路面上行驶,会使行驶阻力增加,且易损坏轮胎。
(4)驾驶技术。
驾驶技术对汽车通过性影响很大。为提高通过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汽车通过松软地段时,应尽量使用低速挡,以便汽车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和较低的行驶速度,尽量避免换挡和加速,保持直线行驶。
2)驱动轮是双胎的汽车,如因双胎间夹泥而滑转,则可适当提高车速,以甩掉夹泥。
3)若传动系统装有强制锁止式差速器,则应在汽车进入车轮可能发生滑转地段之前挂上差速锁。如果已经出现滑转再挂差速锁,则土壤表面已被破坏,附着系数下降,效果会显著下降。当汽车离开坏路地段,应及时脱开差速锁,以免影响转向。
4)汽车通过滑溜路面,可以在驱动轮轮胎上套上防滑链条,以提高车轮的附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