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动机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液

时间:2024-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冷却液 是在强制循环式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用于高温机件散热的一种工作介质。正确使用冷却液能够保障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通常冷却液的冰点要低于使用环境最低温度10℃。汽车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如果冷却液冰点达不到应有的温度,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管和水箱就会被冻裂,造成机件损坏。这些沉淀会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温度80℃左右时自行溶解,因此这样的冷却液还可使用,不必扔掉。

冷却液 (又称防冻液)是在强制循环式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用于高温机件散热的一种工作介质。正确使用冷却液能够保障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1.对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要求

(1)低冰点。

通常冷却液的冰点要低于使用环境最低温度10℃。汽车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如果冷却液冰点达不到应有的温度,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管和水箱就会被冻裂,造成机件损坏。

(2)防腐蚀。

冷却液在工作中要接触多种金属材料,如果它对金属有腐蚀性,则会影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

(3)不损坏汽车有机涂料

冷却液是一种化学物质的调和物,在添加冷却液及工作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汽车的有机涂层。这就要求它对汽车的有机涂层不能有任何不良影响,如剥落、鼓泡、褪色等。

(4)高沸点。

冷却液能在较高温度下不沸腾,可保证车辆在满载、高负荷、高速的条件下或在山区、热带夏季正常行车,更利于长途高速行车。

(5)适宜的pH值。

冷却液添加的防腐剂一般在碱性的溶液中效果最佳。因此,冷却液的pH值要求为7.5~11.0。超出该范围将对金属腐蚀产生不利影响。

(6)抗泡沫性好。

发动机冷却液如若产生过多泡沫,不仅会降低传热系数、加剧气蚀,而且会造成冷却液溢流。

2.冷却液的类型

冷却液的种类主要有酒精—水型、甘油—水型及乙二醇—水型等。冷却液的冷却效果主要与酒精、甘油及乙二醇的性质及配制比例有关。冷却液的冰点与其成分比例关系见表4-14。

表4-14 冷却液的冰点与其成分比例关系

(1)酒精—水型冷却液。

优点是流动性好,价格便宜,配制简单。但是酒精的沸点低,仅为78.4℃,蒸发损失大,易燃,蒸发后冰点升高。

(2)甘油—水型冷却液。

甘油的沸点高,挥发损失小。甘油的冰点为-17℃,但与水混合后冰点可以降低,最低可达-46.5℃。但甘油降低冰点的效率低,使用时不经济。

(3)乙二醇—水型冷却液。

这种冷却液沸点高,挥发损失小,使用周期长,使用中要及时补充蒸发掉的水。冰点低,最低可达-68℃。缺点是乙二醇有毒,配制时须注意。乙二醇在使用中易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对冷却系统有腐蚀作用。因此在配制时,必须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蚀添加剂。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乙二醇—水型冷却液。

根据交通行业标准JT225—1996《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安全使用技术条件》规定,乙二醇—水型发动机冷却液分为-25、-35、-45号三种牌号,其冰点分别为-25℃、-35℃及-45℃,具有防冻、防腐、防沸及防垢等性能,属长效冷却液,四季通用

3.冷却液的正确使用

(1)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不应仅根据包装和价格确定。要认真了解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冷却液应清亮透明,无杂质异味,并有醒目的颜色。

(2)冷却液冰点要比使用地区的最低温度至少低5℃。

(3)不同品牌冷却液不可混用,以免产生沉淀,造成冷却液性能变差,影响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4)发现冷却液缺少时,应及时给予补充。若无同类型的冷却液,可加蒸馏水或软水,不可随意添加未经软化处理的水。

(5)冷却系统在灌注新冷却液时,必须把冷却系统清洗干净。

(6)冷却液应四季使用,夏天换用水冷却的方法既不科学也不经济。

(7)有的冷却液存放1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由添加剂析出造成的。这些沉淀会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温度80℃左右时自行溶解,因此这样的冷却液还可使用,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颗粒沉淀,则表明产品已经变质,就不能再使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