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轮胎的基本尺寸
一般用轮辋的直径d、轮胎的断面宽度B和断面高度H来表示轮胎的基本尺寸,如图4-4所示。基本尺寸的单位有英制、米制和米英制混合三种。
图4-4 轮胎的主要尺寸
2.轮胎的扁平率
对于一般汽车轮胎,B≈H,断面成圆形;但扁平化轮胎,断面H<B,有的甚至差别很大。
通常以轮胎断面高和宽的比值H/B作为一个参数标注在轮胎上,H/B为扁平率。目前,国产轿车子午线轮胎有80、75、70、65、60、55、50、45等8个系列,数字分别表示轮胎断面高和宽的比值H/B是80%、75%、70%、65%、60%、55%、50%、45%。
3.轮胎的速度级别
将轮胎行驶最高速度 (km/h)分为若干级,用字母表示,叫作速度级别符号。不同的速度级别表示轮胎能够持续的最大速度 (km/h)。目前轿车常用的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与轮胎最高行驶速度的对应关系见表4-15。
表4-15 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与轮胎最高行驶速度的对应关系
4.轮胎的负荷能力
轮胎的负荷能力是指在一定行驶速度和相应充气压力时的最大承载质量。常用如下方法来表示。
(1)轮胎的层级。
轮胎的层级是表示轮胎承载能力的相对指数,主要用于区别尺寸相同但结构和承载能力不同的轮胎。轮胎的层级数与轮胎帘布层的实际层数没有直接关系,即轮胎的层级数不代表轮胎帘布层的实际层数。轮胎层级常用PR(PLYRATING)表示。轮胎的层级数越多,表示轮胎承载能力越大。
(2)轮胎的负荷指数。
轮胎负荷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轮胎最高速度、最大充气压力等)轮胎负荷能力的数字符号。轮胎负荷指数目前有0,1,2,…,279,共280个。轮胎负荷指数越大,表示轮胎承载能力越大。
(3)轮胎的负荷级别。
这是美国为了避免 “层级”这种表示方法容易同实际层数混淆而采用的替代方法,以拉丁字母表示。例如:“G”表示同规格轮胎14层级的载质量。轮胎负荷级别与层级的对应关系见表4-16。
表4-16 轮胎负荷级别与层级的对应关系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 “层级”表示负荷能力。但用引进技术生产的子午线轮胎,以及有的国内轮胎厂家生产的子午线轮胎,还同时标明 “负荷指数”或 “负荷级别”。
在这三种表示方法中,因为 “负荷指数”直接代表承载质量,而且可以在轮胎上同时标明单胎和双胎的 “负荷指数”,所以对用户来讲是最方便的。而要知道每一个轮胎规格的“层级”和 “负荷级别”所代表的承载质量,还要查每个轮胎规格的标准规定。
5.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国外对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较多,其中以美国、欧洲、ISO的影响最大。依照ISO国际标准,汽车轮胎的规格按如下的排列表示:
[断面宽]/[扁平率 (轮胎系列)][轮胎结构记号][适用轮辋直径][负荷指数][速度记号]
现在按上面的排列举一个轮胎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185/70R1384Q
式中 185——断面宽 (断面宽约185mm);
70——扁平率 (高宽比约为70%)或轮胎系列;
R——轮胎结构记号 (子午线结构);
13——表示适用轮辋直径 (轮辋直径13in);
84——负荷指数 (最大载荷5000N);
Q——速度记号 (最高速度160km/h)。
上面前四项为结构尺寸,后两项为使用条件。
我国汽车轮胎的国家标准于1982年3月首次发布,1989年3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1997年9月进行了再次修订。载货汽车轮胎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9744—1997《载货汽车轮胎》、GB/T2977—1997《载货汽车轮胎系列》,轿车轮胎执行的国家标准为GB9743—1997《轿车轮胎》、GB/T2978—1997《轿车轮胎系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