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坏路和无路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

坏路和无路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

时间:2024-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仅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时,才装防滑链。此外,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正确的驾驶操作对提高汽车通过能力也有很大作用。走合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载、限速、预热保温、选择好路、正确驾驶和加强维护作业。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时,改善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通过采用车轮防滑装置、采取自救措施、合理使用轮胎以及保持正确的驾驶方式等,设法增大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减少滚动阻力系数。

汽车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使用时,改善驱动轮的附着条件和减少车轮的滚动阻力,是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的关键。常用措施包括车轮防滑措施、自救措施和轮胎使用措施等。

1.车轮防滑措施

在汽车驱动轮上安装防滑链是改善驱动轮附着条件的有效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防滑链有普通防滑链和履带式防滑链。普通防滑链是带齿的链条,用专用的锁环装在轮胎上,这种防滑链在冰雪路面和松软层不厚的土路上有良好的通过性,而在松软层厚的土路上效果明显下降。履带式防滑链有菱形和直线形两种,能保证汽车在坏路上甚至驱动轮陷入土壤或雪内仍可以通过,菱形履带式防滑链还具有防侧滑能力。

此外,防滑链的链条较重,拆装不方便,且装有防滑链的汽车,其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均下降;在硬路面上行驶时的冲击使轮胎和后桥磨损增大。为此,仅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时,才装防滑链。

2.自救措施

汽车克服局部障碍或陷住时,通常可采用自救措施。如去掉松软泥土或雪层,在驶出的路面上撒砂、铺石块或木板等,然后将汽车开出,也可以用绳索绑在树干 (或木桩)和驱动轮上,如同绞盘那样驶出汽车。

3.轮胎使用措施

冰雪路面摩擦系数小,用一般轮胎行驶较困难,国外多使用具有特殊胎面花纹的雪地轮胎,雪地轮胎在冰雪道路上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在松软路面上适当减小轮胎气压,可增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轮胎的接地压强,从而减小滚动阻力并改善附着条件,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能。但轮胎气压降低后,轮胎变形加大,使用寿命降低,因此不能长期使轮胎在低压下工作。

轮胎胎面花纹可分为普通花纹、越野花纹和混合花纹,其中越野花纹的轮胎,其花纹横向排列,花纹沟槽深,凸出面积小,与地面抓着力大,抗刺扎和耐磨性好,适合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

此外,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正确的驾驶操作对提高汽车通过能力也有很大作用。如汽车通过砂地、泥泞土路或雪地等松软路面时,应采用低速挡位,并保持低速稳定行驶,以保证汽车具有较大的牵引力,防止车轮打滑和下陷,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

本章小结

(1)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需要经过走合期。汽车走合期的目的是提高汽车工作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走合期的使用特点是:各配合副零件磨损速度快,行车中故障较多,所用的润滑剂容易变质等。走合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载、限速、预热保温、选择好路、正确驾驶和加强维护作业。

(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是:低温启动困难、总成磨损严重、燃油经济性下降和机件易损坏。在这些特点中,发动机启动困难是重点,而启动前的预热又是解决启动困难的有效措施。预热温度高,则发动机启动阻力小,燃油容易蒸发,发动机容易着火,容易启动,且启动后进入怠速工况期也短,因而发动机磨损较小,燃油消耗量较少。对低温条件下运行的汽车,常常采取保温措施,使其随时可以行驶,参加运输生产,保温的对象主要是发动机,其次是蓄电池、散热器、燃油箱和驾驶室等。保温的方法很多,对发动机用保温套保温是最简单易行而且保温效果较显著的措施,应该积极推广和采用。及时调整供油系统和点火系统,合理正确选用燃料、润滑油、特种液以及换季维护也很重要。

(3)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汽车,发动机容易过热,实际充气量下降,燃烧不正常,机油容易变质,磨损加剧,供油系统产生气阻等,致使其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行驶可靠性变坏。在高温条件下,汽油机供油系的气阻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汽车满载爬坡或长时间低速行驶时最容易出现。其原因主要是供油管路中汽油的轻质馏分受高温影响所致。防止产生气阻的措施是:加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护,提高其冷却散热效率;安装供油系通风降温装置,隔离供油系统的受热部分;增加汽油泵的抗气阻能力或采用电动汽油泵等。在炎热的季节,汽车满载高速行驶时轮胎容易爆胎。在行车途中,要经常检查其温度和气压,为保证行车安全,应采取必要的防爆胎措施。

(4)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行驶,发动机的充气量小,而且容易过热,从而导致其动力性、燃料经济性下降;汽车行驶不安全,机件易损坏;制动效能下降。其中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和行车安全性下降尤其应高度重视。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行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发动机压缩比、适当减少供油量、适当提前点火或喷油、采用含氧燃料、采用进气增压技术、及时检查蓄电池电解液及冷却系冷却液等,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解决高原空气稀薄对发动机使用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汽车在高原和山区行驶,其安全问题主要决定于制动系,一般采取的措施是:改进制动摩擦片材料;采用辅助制动装置;采取对制动器降温的措施;保证正常的轮胎气压;防止制动系产生气阻;加强制动系和转向系的检查与维护工作,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正常工作。

(5)汽车在坏路和无路等恶劣道路上行驶时,其平均技术速度和装载质量明显下降,影响汽车运输生产率;同时,汽车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小,汽车滚动阻力增大,并严重影响汽车的通过性。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使用时,改善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通过采用车轮防滑装置、采取自救措施、合理使用轮胎以及保持正确的驾驶方式等,设法增大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和减少滚动阻力系数。

(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常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汽车,为了提高车辆的性能,最根本的措施是在结构上进行改进。

思考与习题

1.什么是汽车的走合期?汽车在走合期有哪些使用特点? 应采取哪些措施?

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有何使用特点? 应采取哪些措施?

3.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4.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其总成磨损大的原因是什么?

5.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汽车在高温条件下有哪些使用特点? 应采取哪些措施?

7.高温条件下汽车的技术维护应注意哪些方面?

8.高温条件下供油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的气阻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9.汽车高温条件下行驶时容易爆胎的原因是什么? 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爆胎?

10.海拔高度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何影响?

11.在高原地区改善发动机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2.汽车制动系在高原及山区条件下有哪些使用特点? 应采取哪些措施?

13.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特点是什么? 应采取哪些措施?

14.汽车轮胎在土路上的附着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高附着系数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