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安全性是按交通事故发生的前后加以分类的,如图8-7所示,可以从汽车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可见,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是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前所采用的技术。因此,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应包括安全行驶技术、事故预防技术和事故发生前的事故回避技术。其中安全行驶技术要求汽车在通常的行驶中,能确保汽车本身的基本行驶性能和基本操纵稳定性。事故预防技术是使驾驶员保持适当的紧张感和注意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视认性。事故回避技术是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性措施,特别是当即将发生危险状态时,辅助驾驶员操纵转向盘避让或者紧急制动,以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图8-7 事故发生前后划分的汽车安全性
随着汽车工业和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各项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汽车安全性更是有了显著的改善。其中,为提高汽车的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和确保汽车本身的基本行驶性能,以及提高驾驶员的信息性和对周围环境的视认性,近年来开发了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防滑驱动系统 (ASR)、主动悬架、动力转向、四轮驱动 (4WD)、四轮转向 (4WS)、灯光照明系统、刮水器、后视镜、防止车辆追尾的车距报警系统和激光雷达等。这些安全装置和技术称为主动安全系统,也可称为预防安全系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安全技术有:预防安全技术 (信息显示和报警)、事故回避技术、全自动驾驶技术、碰撞安全技术 (乘员保护和减轻对行人伤害)、防止灾害扩大技术和车辆基础技术。开发的系统有:碰撞检测与防护系统、车距保持系统、行驶路线改变时的事故避免系统、车道保持系统、弯道减速系统、自动停止报警和调节系统、超声波停车装置、驾驶盲区警报系统、夜视系统等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取得实用成果并在部分车辆上安装使用。
图8-8所示为21世纪研究开发的主动安全汽车——先进安全汽车ASV[Advanced (Active)Safety Vehicle]主要安全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实现汽车的高智能化,提高驾驶汽车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和减轻受害程度。该汽车上安装了各种监视驾驶员、车辆和道路环境情况的传感器,供分析用的计算机和相应的控制装置可实现车辆的辅助驾驶。
图8-8 ASV汽车主要安全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