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训练设备
(1) 喷枪
喷枪用来施涂涂料。
要点:
根据涂料类型 (水性或溶剂型), 选择合适的顶针。
备注:
1) 不锈钢顶针用于水性涂料, 以防止锈蚀。
2) 有重力供料型、 吸料型和压力式三种喷枪。
(2) 枪尾表
枪尾表 (图5-8) 用于供给喷枪的空气压力。
图5-8 枪尾表
(3) 调压阀 (油水分离器)
调压阀(图5-9) 用于降低压缩机提供的压缩空气压力,清除空气中的水分和脏污。
(4) 吹风枪
在施涂水性涂料后,用吹风枪(图5-10) 来干燥涂料表面。
备注:
吹出大量空气。
图5-9 调压阀
图5-10 吹风枪
2. 训练步骤
(1) 吹风枪干燥水性涂料
对于水性涂料, 要向表面吹大量空气, 以使涂料中的水分挥发。
要点:
a. 从单侧在距表面30cm且呈45°角处,对表面向下吹空气,如图5-11所示。
b. 开始干燥时, 避开涂料易沉淀的部位, 如凹陷部位。
图5-11 对表面吹空气
(a) 侧视图; (b) 俯视图A—距离30cm; B—气流; C—角度45°
c. 沿着表面,按照气流方向大范围移动吹风枪,如图5-12、图5-13所示。
图5-12 大范围移动吹风枪
图5-13 气流方向
d. 从上到下向表面吹空气, 以防灰尘黏附。
e. 根据喷涂区域的面积以及表面的光泽度情况, 调节风量。
注意:
a. 如果吹风枪的空气压力过高或吹风枪与表面之间的距离过小, 则会形成台阶, 如图5-14所示。
图5-14 形成台阶
b. 不要使用喷枪向表面吹空气, 否则会干燥枪嘴头部周围的涂料, 导致喷涂故障或形成涂料颗粒。
备注:
不要使用空气吹尘枪吹空气。 因空气会比较集中, 使得该方法效率低。
(2) 块重涂
1) 防护器具: 护目镜、 防毒面具、 防溶剂手套、 喷涂工作服、 喷涂工作帽。
2) 所需物品: 面漆、 喷枪、 专用吹风机。
3) 作业流程:雾喷→着色喷涂。
备注:
喷涂的素色漆为丰田水性涂料 (与立邦涂料联合研发)。
①雾喷:均匀喷涂涂料一次。体积配比见表5-1。
表5-1 体积配比
步骤:
a. 刚喷涂后, 喷涂涂料一次可使表面光泽度达到50%。
b. 检查是否有缺陷, 如鱼眼等。
c.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涂料, 直至表面不再有光泽。
标准:
雾喷后,确保表面光泽度达到50%,如图5-15所示; 并确保干燥后表面不再有光泽且已干燥至可触摸的程度,如图5-16所示。
图5-15 雾喷后
图5-16 雾喷干燥后
要点:
a. 喷涂后等待几秒, 然后再判断光泽度。
b. 如果湿度高, 则更容易产生光泽; 反之亦然。
c. 用荧光灯照亮表面并从斜角方向检查表面是否有光泽, 以确定表面的干燥情况。
注意:
a. 底层不吸收涂料, 因此如果光泽度太高, 则会导致涂料垂流。
b. 如果光泽不均, 则会导致涂层纹理粗糙。
c. 如果湿度高且温度低, 则干燥时间长。 仔细检查光泽度情况, 以防止涂料垂流。
备注:
表5-2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2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②着色喷涂:以多道涂层均匀喷涂钢板,直至底色被遮住,如图5-17所示。
步骤:
a. 喷涂涂料,使第一涂层的光泽度达到60%~70%,而第二涂层光泽度不足30%~50%。
b. 多次喷涂钢板,直至底色被盖住,如图5-18所示。
图5-17 着色喷涂后
图5-18 多次喷涂钢板后
(a) 施涂第一涂层后; (b) 施涂第二涂层后
c.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涂料, 直至表面不再有光泽且已干燥至可触摸的程度, 如图5-19所示。
要点:
a. 与雾喷相比, 喷枪应更靠近钢板。
b. 随着涂层数量的增加, 吸附能力也会增强。 因此, 如果施涂条件不变, 则每次施涂后, 光泽度会逐渐降低。
c. 如果湿度高, 则仅表面容易干燥, 应仔细检查光泽度情况。
d. 仔细检查钢板边缘等涂料容易沉淀的部位是否存在干燥不完全的现象。
e. 由于涂层数量增加, 涂层变厚, 干燥时间也变长。
图5-19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后
注意:
a. 如果喷枪距离钢板过远或施涂后的光泽度不够, 则可能会导致纹理粗糙。
b. 如果前一层涂层未完全干燥就施涂下一涂层, 将出现针孔。
c. 如果表面未完全干燥就施涂清漆涂层, 将出现针孔或降低其光泽度。
d. 如果一次施涂的涂料太厚, 则可能出现龟裂。
备注:
表5-3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3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3) 点重涂(图5-20)
图5-20 点重涂示例
1) 防护器具: 护目镜、 防毒面具、 防溶剂手套、 喷涂工作服、 喷涂工作帽。
2) 所需物品: 面漆、 底清漆、 喷枪、 专用吹风机。
3) 作业流程:底清漆→雾喷→着色喷涂→过渡。
备注:
喷涂的素色漆为丰田水性涂料 (与立邦涂料联合研发)。
①底清漆: 在着色喷涂区域外均匀施涂。 施涂后, 确保表面光泽度达到30%。 底清漆用量随施涂面积大小而定。
步骤:
a. 均匀喷涂(图5-21中的施涂区域),使喷涂后表面的光泽度达到30%。
b. 在着色喷涂区域外连续均匀施涂两次。
图5-21 均匀喷涂
A—施涂区域
要点:
a. 调节底色过渡区域的状况, 以防止雾喷导致纹理粗糙。
b. 在清漆涂层施涂区域内施涂底清漆。
注意:
a. 底层不吸收涂料, 因此底清漆施涂过厚, 则会导致涂料垂流。
b. 如果底清漆喷涂着色喷涂区域, 则施涂底清漆时可能会发生垂流现象, 且干燥时间延长, 因此应先干燥底清漆。
备注:
表5-4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4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②雾喷:在中涂底漆上喷涂单道、均匀的雾层。体积配比见表5-5。
表5-5 体积配比
步骤:
a. 在中涂底漆上喷涂单涂层, 使刚喷涂后的表面光泽度均达到50%。
b.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涂料, 直至表面不再有光泽且已干燥至可触摸的程度。
c. 检查是否有缺陷, 如鱼眼等。
要点:
a. 喷涂后等待几秒, 然后再判断光泽度。
b. 如果湿度高, 则更容易产生光泽; 反之亦然。
c. 用荧光灯照亮表面并从斜角方向检查表面是否有光泽, 以确定表面的干燥程度。
d. 操作喷枪喷涂, 使过渡区域周围的涂层光滑。
e. 注意干燥雾喷层时不要干燥底清漆。
注意:
a. 底层不吸收涂料, 因此如果光泽度太高, 则会导致涂料垂流。
b. 如果光泽不均, 则会导致涂层纹理粗糙。
备注:
表5-6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6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③着色喷涂:喷涂多道涂层,每次都要扩大喷涂区域, 直至底色被遮住, 如图5-22所示。体积配比见表5-7。
表5-7 体积配比
图5-22 着色喷涂后
(a) 喷涂后 (第一涂层); (b) 喷涂后 (第二涂层); (c) 喷涂后 (第三涂层)
步骤:
a. 喷涂涂料, 使刚喷涂后的着色喷涂区域的光泽度达到50%~70%且底色已被遮住。
b. 扩大喷涂区域, 以遮住过渡区域外缘的漆雾且纹理与附近原始部位一致。
c.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每道涂层, 直至表面不再有光泽且已干燥至可触摸的程度。
d. 多次喷涂钢板, 直至底色被遮住。
要点:
与雾喷相比, 着色喷涂喷枪应更靠近表面。
注意:
a. 如果前一涂层未完全干燥就施涂下一涂层, 将出现针孔或降低其光泽度。
b. 如果喷枪距离钢板过远, 则可能会导致纹理粗糙。
c. 如果一次施涂的涂料太厚, 则可能出现龟裂。
备注:
表5-8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8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④过渡:过渡区域的漆雾过渡,如图5-23所示,体积配比见表5-9。
表5-9 体积配比
图5-23 过渡区域喷涂后
步骤:
a. 喷涂表面, 使喷涂后的表面光泽度均达到50%且着色喷涂区域的边缘明显。
b. 以着色部位为中心向边缘进行过渡作业。
c. 扩大喷涂区域, 以遮住过渡区域边缘的漆雾并使纹理与附近原始部位一致。
d. 使用专用吹风枪干燥涂料, 直至表面不再有光泽且已干燥至可触摸的程度。
e. 确保过渡区域的边缘不再明显。
要点:
a. 前一层涂层未干燥前施涂下一涂层, 以改善过渡状况并促进纹理匹配。
b. 喷涂时, 注意调节扳机压力并检查表面光泽度。
c. 如果着色喷涂区域纹理看起来粗糙, 则也应喷涂着色喷涂区域。
d. 湿度低时, 用稀释剂稀释涂料, 以改善过渡状况。
e. 使用稀释的涂料时, 要将涂料流量调节旋转紧固1/4~1/2圈。
注意:
如果涂料施涂到干燥表面, 则会导致纹理粗糙。
备注:
表5-10内容里所提供的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所有其他相关参数仅供参考。
表5-10 空气压力、喷枪距离及其他相关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