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明选择和制度形态,其属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伙伴共同体。这种选择,要求改变传统社会不具有的公平调节社会利益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机制,从而使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制度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利益的机制,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机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二,生态文化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摒弃传统文化的“反自然”的性质,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要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体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践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其三,生态文化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既实现文化的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又要保护自然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生态文化源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作为一种自然观,它既反对“反自然”的观念,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念,主张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一种世界观,它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论框架,是对传统哲学的革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态哲学文化促进了人类世界观的转变。传统的单纯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征服自然”的观念不仅使人类越来越远离自然,而且使人类备受自然的惩罚。生态哲学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正如恩格斯所说: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保护自然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自然系统无异于毁灭人类自己。二是生态哲学文化促进了方法论的转变。生态哲学强调,对自然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并重,以整体性的方法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三是生态哲学文化促进了价值观的转变。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个体所拥有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从时间上来看,人类追求眼前利益的价值导向必将使人类提前离开自然界。因此,它要求人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利益打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文化理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强烈支持人类征服自然、破坏地球生物圈的意识形态,它已受到不同流派的环境哲学的批判。在未来的生态文化中,应树立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要点不在于承认非人类的动植物个体具有权利或内在价值,而在于承认价值的客观性,承认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是伦理关系,承认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终极实在体的存在,承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利奥波德指出: “凡有利于生态系统之完整、稳定和美丽的事情都是对的,反之是错的。”判定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实证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倡科技、教育和知识的发展,为自身建设获得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也正因为这样,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倡以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经济是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智能经济的混合产物。然而,知识、技术和科技等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故此,生态文化指标具体应包括每个人拥有的公共图书馆藏书数、博物馆数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等具体指标。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见表4-1。
表4-1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一览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