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新兴生态组织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立新兴生态组织

时间:2023-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政府与生态行政是北京生态政治实践的必然要求和战略目标,也是北京生态社会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指标。生态政府,也可以被称为“生态型政府”,它是以生态价值为优先取向,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是生态政治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北京建设生态政府首先以生态优先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其次,政府要明确对市场的生态责任。

(一) 稳步迈向生态政府模式

在生态文明时代,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政治系统生态化日趋强烈地要求生态政治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政府过程和行政活动的生态化转变。生态政府与生态行政是北京生态政治实践的必然要求和战略目标,也是北京生态社会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指标。生态政府,也可以被称为“生态型政府”,它是以生态价值为优先取向,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是生态政治在政府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政府在社会组织结构中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它是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者,在对公共权力的使用上具有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比拟的强制性和合法性。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社会秩序。而生态问题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特点,并且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日夜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北京来说,无论是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角度,转变运行模式建立生态政府是政府践行锐意改革的必然选择。

北京建设生态政府首先以生态优先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所谓政府的价值取向,是指政府在自己所追求的众多价值目标之中进行权衡与抉择。政府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政府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具有层次性、多样性、从属性、优先性等特性。现代政府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为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还要追求生态效益或环境效益。但是,当这三种效益发生矛盾特别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发生冲突时,企业往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最终以经济效益优先于生态环境效益; 非营利环保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往往最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而政府不是直接参与经济的特殊经济主体,但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主要责任者,其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趋于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界定生态型政府的一个基本标志。这就要求政府强化生态意识,加强政府生态责任建设。

首先,政府要明确对自然的责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价值,坚持提高效益与节约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其次,政府要明确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市场是生态链中的关键环节,在这里政府有着广阔的空间。政府要倡导和监督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注重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帮助企业开展绿色经营等。

最后,政府要明确对公众的生态责任。确立“代内公平”观念,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 确立“代际公平”观念,为后代人着想,充分考虑政府责任的生态属性和继受性。

生态政府把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基本职能,并能够将这种目标与职能渗透贯穿于政府制度、政府行为、政府能力和政府文化等诸多领域。生态型政府的构建既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升华,也是生态文明在政治领域渗透的一个鲜明体现。更具体地说,生态型政府就是一个追求实现政府的目标、法律、政策、职能、体制、机构、能力、文化等诸方面的生态化的政府。

(二) 逐步跨入绿色经济主导模式

绿色经济概念比较宽泛,可谓观点各异,各有侧重。环境学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更加专注污染的末端治理; 资源领域专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更加专注从生产端提高资源生产率; 生态学家强调绿色经济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要保持生物多样性; 能源专家强调绿色经济要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新能源; 经济学家强调绿色经济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社会学家则更专注于将社会包容性引入绿色经济理念。

目前,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主要围绕经济增长、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领域展开。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绿色经济报告》,报告中将绿色经济定义为: 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的经济。换言之,绿色经济可视为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经济。在绿色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来源于能够降低碳排放及污染、增强能源和资源效率,并防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丧失的公共及私人投资。绿色经济需要政府通过有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改革和法规变革来促进和支持这些投资。绿色经济强调: 发展路径应能保持、增强并在必要时重建作为重要经济资产及公共惠益来源的自然资本。发展绿色经济对于作为国家首都、文化古都并努力建设成世界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北京而言,尤为重要。

北京要发展绿色经济必须牢牢抓住其外延属性、构筑相关的支撑体系。具体地说: 一是积极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并且节能低耗高效的产品。二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它是对现代工业社会“非生态化”消费的深刻反思。这种消费方式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有利于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为标准。三是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是指产品和服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四是积极推行绿色认证。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贸易壁垒加强了,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条准则。绿色贸易壁垒包括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绿色标志等。绿色认证是指产品符合绿色技术标准,获得绿色标志。应当说,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实施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营销,获取绿色认证,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先决条件。五是积极培育绿色企业。绿色企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纷纷进行企业的再造与企业的转型,把生态成本、环境质量、生态服务、生态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及生产能力之中,追求企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三者的统一和最大化; 注重生态资本的经营,增加产品的生态效益;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而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