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对危险废弃物系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废弃物具有如若处理不当便会对人类健康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灾难的风险的特点。因此,危险废弃物的风险评价是危险废弃物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国内外针对危险废弃物的风险评价较少,一般是对危险品进行风险评价,主要涉及危险品的运输评价。风险评价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而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80年代才在发达国家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风险评价模型和不同的选线方法。英国、健康与安全委员会曾在《危险物质运输的重大危险问题》一书中研究了某些危险物质的潜在风险,分析了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使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估算了危险物质公路及铁路运输所引起的主要风险。Zografos和Davis[153]研究了包括风险平衡性的多目标选线问题,均等分布路段影响人员风险,选线标准如下:(1)一般人员伤亡风险;(2)特殊聚集人群风险;(3)财产损失风险;(4)运输时间。随后,List等人[154](1991)研究危险品运输风险分析、选线与车辆调度及相关设施选址问题的主要模型和方法,给出了风险分析与选线的案例。Erhan 和Armann[155]在其论文中回顾了风险评价的模型,提出了两个公理,然后检查所提出的风险评价模型是否满足这两个公理,并考虑如果一些模型不能满足这两个公理,就提出新的风险模型。Renee等人[156]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分析有害物品的运输风险。
毕军等人[157]提出了基元路段的概念,描述其相关特征,并建立了有害废弃物运输环境风险和运输成本计算模型及运输路线优化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杨满宏等人[158]对湘境国道危险品运输风险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给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率的计算模型。
吴宗之等人[159]提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定量风险评价模型,并引入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校正因子,车辆设备、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等消长因子。
庄英伟[160]参照国外危险物质定量运输风险分析方法以及我国目前公路运输的现状,初步提出了公路运输风险分析的基本步骤,其中包括对公路运输事故的频率分析和后果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的两种通用的表述形式和定量风险评价标准。
魏航等人[161-162]探讨了时变条件下的有害物品运输的人口风险,建立了估计人口风险的模型;此外还将运输风险分为人员风险、环境风险和财产风险三个部分,在基于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产生的后果两个方面,分别对三种风险进行了度量,并给出了风险度量的模型。
刘茂等人[163]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危险品公路运输事故和灾害风险进行定量研究,给出危险品公路运输的社会风险和个人风险,对公路运输风险进行评价。
张丽颖等人[164]首次提出了以风险评价作为手段,对风险废弃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进而对其分级管理的思想,并提出了建议性的危险废弃物风险分级管理步骤。
郭培杰和蒋军成[165]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结合事故树分析确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将数学计算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范围、环境影响、信誉损失五个方面量化事故后果。
郭晓林等[166]建立了决策者风险等效曲线,并通过风险等效曲线将不同时期的风险换算成同一时期的风险值,以此计算出总的路径风险,将其作为路径选择的依据。
任常兴[167]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定量模型,并结合事故风险理论、运筹学优化方法探讨了危险品道路路径优化问题。
陈开朝[168]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和路径决策,通过分析一些经典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风险评价模型。
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危险物品运输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未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处置设施风险进行分析。大部分文献简化了风险评价过程,事故后果多以影响区域内的人员伤亡为主,通常以影响人数表示,可能与潜在的运输事故真实风险相差很远。而实际上运输事故的发生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只考虑周边的人口暴露情况是不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