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产品集采的优势和劣势

农产品集采的优势和劣势

时间:2024-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中国农产品RCA值降低的主要因素从竞争效应方面来看,是中国出口国际地位变动造成的。由于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加幅度低于中国出口国际地位变动幅度,在两种力量较量中处于下风,使得中国农产品RCA值不断下降。平均值的下降说明中国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的下降。这些都说明了农业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1.总体来讲,农产品进出口规模逐年增加,但在我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中国农产品贸易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尤其是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进、出口额的增幅波动较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自2004年开始连续呈现净进口局面,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而且逆差的局面不断加重。其次,我国农产品在我国全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优势在减弱,而且农产品入世以来受到的冲击相对高于其他行业。再次,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但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的加工程度有深化的趋势。

2.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整体呈下降趋势。

1996-2008年中国各类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RCA)整体上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在不断减少,只有其他动物产品,肉、鱼及水生动物的制品,蔬菜、水果、坚果及其制品(HS05、HS16、HS20)三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部分农产品已经彻底丧失了比较优势,这说明中国农产品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呈下滑趋势。影响中国农产品RCA值降低的主要因素从结构效应方面来看是国内出口产品结构变动造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带来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是RCA值降低的根本原因。影响中国农产品RCA值降低的主要因素从竞争效应方面来看,是中国出口国际地位变动造成的。由于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加幅度低于中国出口国际地位变动幅度,在两种力量较量中处于下风,使得中国农产品RCA值不断下降。此外,由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速度快于世界市场,因此我国农产品的RCA值有着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1996-2008年中国农产品RSCA指数的平均值、中位数、四分位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绝对值都呈现下降趋势。平均值的下降说明中国农产品总体比较优势的下降。通过对中国农产品RSCA指数散点分布和回归曲线表明,1996-2008年中国农业贸易模式处于一种较为稳定但逐步恶化的状态。RSCA洛伦茨曲线的右移说明贸易专业化程度上升。也就是说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更少的农产品上,这些产品是HS05、HSl4、HSl6和HS20四类农产品。这些都说明了农业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总体上看,中国农业贸易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出现了一些值得令人关注的变化,即中国农业的总体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更多的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部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在占我国出口金额比重最大的四类农产品:谷物类、果蔬类、水产品、肉类产品中,竞争力最强的是水产品,但各类产品的RCA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近年来,谷物的出口波动较大,且出口比重不断降低;果蔬类产品的加工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保持了相对较强的竞争优势;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四类产品中最高,但外贸依存度仍然过低;肉类产品的比较优势下降最为显著,但肉类制品及罐头出口比重显著上升,说明出口产品加工深度的提升。

3.生产要素禀赋对于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影响。

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是:劳动力要素丰裕,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但质量不高。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耕地质量差,并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我国的资本要素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农业资本要素投入不足。

通过对中国种植业15种产品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有比较劣势,用于资本要素投入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属于影响不显著,这与我国目前的贸易模式完全相符。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基本战略是:依据我国资源禀赋特点,能动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以高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生产和外贸模式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逐步提高资本和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非生产要素中,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最大的是科技进步和政府支持。农业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提高的贡献体现在能够增加产出和节约要素投入两个方面。政府支持通过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也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农产品比较优势反映的是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它还受到市场需求和其他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4.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下降的深层原因。

中国农产品竞争优势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一样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同步提升,这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相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整体偏低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造成的。造成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扩散机制不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整体加工程度低,供求结构失衡;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中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