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三次变革

第三次变革

时间:2024-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这一天赐良机给日本的汽车工业带来了转机,他们生产的小型省油汽车马上成为全世界的畅销货。针对日本厂商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欧美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借以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1929年,当通用福特汽车公司以CKD(全散装件)方式在日本组装了29 338辆汽车的时候,日本人自己制造的汽车只有437辆。当日本政府意识到应该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后,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二战”前夕,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制造企业法》,对汽车制造业给予扶持;1939年,日本政府关闭了美国在日本所设的所有汽车制造厂,并积极建设自己的汽车厂;“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不许外国企业到日本设厂造车,用政府意志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业发展缓慢,进入60年代以后,经济型小轿车的生产在日本逐渐增多,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以丰田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到了汽车生产中。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将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图样、材料、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要不多不少、源源不断地及时送到生产现场,两者紧密衔接、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了全球石油危机,各国消费者(包括美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由豪华气派型转向了小型省油型。而美国汽车厂商在当时所生产的轿车中,豪华气派、功率强劲、油耗偏高的占绝大多数,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一天赐良机给日本的汽车工业带来了转机,他们生产的小型省油汽车马上成为全世界的畅销货。日本厂家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奋力抢占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销售的成功促进了产量的大幅度提高。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为481 551辆,仅占全球产量的2.92%;1970年,分别为5 289 157辆和17.99%;1975年则为6 941 591辆和21.04%;1980年不仅达到了11 042 884辆和28.67%,而且产量还首次超过美国(801万辆),坐上了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的宝座。针对日本厂商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欧美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借以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

第三次汽车工业的变革是从完善生产管理系统着手的,它为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福特式生产管理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汽车工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

分析这三次汽车工业的重大变革,会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变革的发起者在当时都是汽车工业相对弱小的国家或地区;第二,变革的突破口都选择了采用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或生产技术;第三,变革的时机都选在了某种机遇来临之际,发起者凭自己的实力抓住了机遇;第四,经过变革以后,发起者都在世界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纵观当今世界的汽车市场,唯一的处女地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了。21世纪,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为我国从事汽车生产的企业家们孕育着某种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