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原创把物场只分成4类:
①有效的完整物场,②非完整物场,③有害作用物场,④能力不足物场。
如此分类有些粗略,还应该以能否实现功能为原则,进行细分。如有害作用物场和能力不足物场,还应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实现功能,另一种是还能实现功能,但存在缺陷,也就是不能完善实现功能。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有问题,不能实现功能这好理解。能实现功能但有缺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汽车到处跑,实现了移动的功能,但排放有害尾气污染环境,不能完善实现功能。尾气还不能完全净化,车还得让跑。又如,取得了一项研究成果,能实现功能,但还存在问题,不能完善实现功能,这是应该考虑的实际情况。
于是,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物场重新分类,把原创的4类深入细分,分成6类,3个层次,表明6类物场之间的联系与转换关系,比较适应实际情况,如图5-19所示。
图5-19 物场分类表
6类物场:第1层次,不完整物场、完整物场,第2层次,不完全物场、完全物场,第3层次,不完善物场、完善物场。任何一个现存的物场都可能是这6种物场中的一种。
下面对图中3个层次作出说明。
第1层次,把不完整物场转换成完整物场。
即对不具备3要素的不完整物场通过补物、补场,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物场。结果出现两种情况,这个完整物场能实现功能,在框图上就往下走;另一种情况,由于有害作用和能力不足严重,不能实现功能,就成为不完全物场,进入第2层次。
第2层次,把不完全物场(不能实现功能,但是完整物场)转换成能实现功能的完全物场。
不完全物场不能实现功能,是因为存在有害作用或能力不足。添加物或场,置换物或场,对物场进行变换,化解矛盾,得到能实现功能的完全物场。但仍然存在两种情况,能完善实现功能与不能完善实现功能。如果能完善实现功能,就往下走,成为一个完善物场。如果不能完善实现功能,还存在问题,成为一个不完善物场。进入第3层次。
第3层次,把不完善物场转换成完善物场。
不完善物场能实现功能但存在缺陷,除了有害作用和能力不足之外,还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也是要通过物场变换,化解矛盾,使不完善物场成为完善物场,完善实现功能。完善物场就是最终理想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