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的解题模式一样,物场矛盾76个标准解法解题模式的流程,也是套一个公式——从具体问题到标准解法,又从标准解法到具体方案:查一张表——76个标准解法列表。
图5-134是物场矛盾标准解法的解题模式框图。
图5-134 标准解法的解题模式
从具体问题到标准解法。首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物场进行描述,再根据具体问题物场的情景及物场模型的状况,在标准解法列表中,进行三项选择:选择问题物场属于哪一级、选择级中的子系统、选择子系统下面的标准解法。这些选择有时容易有时难。当遇到无法确定,无法选择的困难时,就根据感觉选择一个,进行下去,否则就只有放弃或停顿了。一开始,当我们对这些内容还不熟悉的时候,会有一些盲目性,要获得成功,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标准解法列表中查到合适的标准解法,就是对号入座,就完成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76个标准解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物场,所以,标准解法的阐述是一般性的概括,甚至是很抽象的。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物场,要在标准解法列表中,查到一个合适的标准解法,有时是困难的。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从物场理论的角度,对面临的问题物场的情况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用问题物场模型表达,或对问题及其解决方向进行抽象的概括,以利于在标准解法列表中对号入座查到合适的标准解法;另一方面,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解、熟悉标准解法列表中5级、每一级中的子系统及每一个标准解法的含义。只有这样把握两头,才能对号入座。
查一张表。在从具体问题到标准解法的过程中就要查标准解法列表,以查出合适的标准解法。
从标准解法到具体方案。解决物场矛盾,根据已经查出的标准解法的引导,就是在问题物场的基础上,引入物或场,添加新的物或场,进行物或场的置换,对物场进行种种变换,以完善地实现功能,或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查得的标准解法也只是这样一般的叙述,还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物场的实际情况,把要引入、添加、置换的物或场具体化,得到解决方案,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依靠逻辑分析,具体化就是要选择、确定引入、添加、置换的具体的物或场,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中,要考虑系统内外资源的利用,要考虑最终理想解。形成具体方案后,用第5级中的17个标准解法进行检验,是否可以简化。
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物场,可以依据下列几条在标准解法列表中,选择级和子系统,以缩小选择标准解法的范围。首先针对问题物场的情况建立物场模型。
(1)如果是不完整物场,选择第1级第1子系统中的标准解法;
(2)如果是有害作用的完整物场,选择第1级第2子系统中的标准解法;
(3)如果是作用不足的完整物场,选择第2级4个子系统中的所有标准解和第3级2个子系统的所有标准解法;
(4)如果涉及测量与探测的问题,选择第4级5个子系统的标准解法;
(5)第5级的标准解法用于检查最后所得方案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
这里提供的帮助仍然是很有限的。遗憾地是,文字解说的标准解法列表,很多情况都没有说明一个标准解法究竟用于什么形式的问题物场,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物场,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往往要反过来,用一个个标准解法去套问题物场,以确认该用哪一个标准解法,或是综合应用多个标准解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