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头寨布依族蜡染

石头寨布依族蜡染

时间:2023-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石头寨蜡染是安顺地区典型的代表,国家和贵州省文化部门将其命名为“布依族蜡染艺术之乡”。布依族人民为了怀念这位仙女,便将蜡染技术继承下来。这正是石头寨布依族蜡染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由衷的赞美。在石头寨,与苗族妇女多穿蜡染短裙不同,布依族妇女穿的蜡染裙,长可及地。布依族蜡染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通过蜡染的图案纹样来表现。

安顺市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贵州中腹地,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瑶族等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儿的崇山峻岭间,这里的人民热爱美好的事物,虽然生存环境比较艰苦但却从不向大自然低头,反而乐在其中。石头寨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扁担山地区,扁担山一带48寨,住民皆为布依族。石头寨位于扁担山槽子的中心部位,坐落于白水河畔一个小山上,是48寨中较大的村寨。石头寨寨如其名,一切都是用石头打造:石房、石凳、石街、石磨、石桥……从远处看来,颜色黑白分明,显得洁净而质朴。根据碑文记载,寨子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约是明代洪武年间从外地迁来的。石头寨蜡染是安顺地区典型的代表,国家和贵州省文化部门将其命名为“布依族蜡染艺术之乡”。在石头寨,生活中的几乎所有日用品全都是用蜡染制成。在这里布依族妇女们几乎个个都是蜡染能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蜡染在这里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血液之中,见证着古老村寨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蜡染是生活是希望

在石头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以前布依族百姓生活十分艰苦,玉帝就派了个仙女下凡,帮助百姓学会改善生活的技能。这位仙女来到一个白水河旁的布依族村寨,变做一个布依族姑娘,教布依族小伙子们种植靛草,教聪明伶俐的姑娘们纺线、织布、绘画,教老年人饲养蜜蜂和用蜂蜜熬制黄蜡的手艺。靛草成熟后,将靛草捣碎制成蓝靛液,姑娘们用小钢刀蘸着黄蜡液,在白布上画各种花纹和图案,然后再在蓝靛液里浸泡,最后在白水河里漂洗,晾干后就成了蓝底白花纹的蜡染布。布依族百姓跟仙女学会了蜡染技术,日子越过越有起色。白水河的县官想将仙女据为己有,于是要白水河的村民在五天内上缴500匹蜡染布作为赋税,否则就得送一个最美的姑娘顶替。百姓们为此个个一筹莫展。可是仙女却处之泰然,她嘱咐道:“我被抓走后你们将一匹蜡染布漂在白水河里就能消灾。”布依族百姓们遵照姑娘的话,把一匹蜡染布放在白水河中,夜里突然河水猛涨,直冲县衙而去,县官和衙役们都被冲得无影无踪。只有仙女笑吟吟地回到了天庭。布依族人民为了怀念这位仙女,便将蜡染技术继承下来。

这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蜡染确实改变了布依族百姓往日困苦的生活,他们靠着蜡染技艺贴补家用,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明天。石头寨的蜡染制作有自己特殊的周期,所有工序基本安排在一周内完成。平日里生产的蜡染都要赶在周六赶场的时候销售。买卖的人都会周六到大抵拱的“蜡染街”交易。石头寨的人都是周六赶场,周日开始练布,周一安排底样和画蜡。如果在这时候走进石头寨,就可以看到寨中的妇女们三五成群的在忙着画蜡。蜡刀在她们的手中飞舞,让人眼花缭乱,不到一会儿工夫,一种精美的纹样便绘制成了,这在她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会让观者感叹原来普通的布依族妇女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蜡染高手(见图44)。周三和周四就是浸染和照看染缸,需要根据上色的情况加蓝靛等。周五脱蜡和清洗,人们为了节约燃料,常常是紧邻的几家在一起脱蜡,这既节约能源又是村中妇女交流的最佳时机。谁的纹样画得好,谁的颜色染得最纯正,讨论研究中自然也会有竞争的意味在里面,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出彩的。这种良性竞争虽然无形但却一直存在,是布依族妇女生活中最乐此不疲的一件事了。到了周五下午在村中游走就会看见屋里屋外、房前檐后晾着无数蓝底白花的蜡染布,随着风飘荡在农家院中,为朴实的院子增添了最夺目的光彩,这蓝的深沉白的优雅的蜡染作品有着收获的喜悦,也承载着布依族人满怀热情的生活渴望,在这里它们既是鲜活的生活也是绽放的梦想。

图44 制作蜡染的布依族妇女(图片出自《绝世珍存之中国民艺》, 周一渤、陈锋等著)

这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蜡染布会在每周六被带到大抵拱的蜡染街上等待买家。它们也就完成了自己真正的使命,赶场回来接着进行下一周的生产轮回。蜡染制作的轮回周而复始的交织在布依族人生命的历程之中,与他们血脉相连,休戚与共。至今仍然坚持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是石头寨蜡染最被人称道的特点之一,被人们称之为“绿色健康布料”、“纯天然艺术品”。石头寨的百姓都固守着一样的做法,即使在化学染料横行的今天人们也没有被市场的经济利益冲昏头脑,而是维护着村落内固有的体系和平衡,依旧保持着蜡染艺术最本真的面貌,不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石头寨蜡染的声誉。这正是石头寨布依族蜡染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由衷的赞美。

在石头寨,与苗族妇女多穿蜡染短裙不同,布依族妇女穿的蜡染裙,长可及地。她们做一条百褶裙,最长的可以耗布7米左右。令我们汉族人不解的是,她们平日里要穿三四条长裙,究其原因,除了民族传统习惯外,也这或许是多穿裙子也可抵御山林里的风寒。而一到节日喜庆或赶场,参加婚礼或葬仪时,妇女们还要再添上两三条新裙。相应的还要穿上五六件上衣,戴上四五层头帕,层层叠叠、缤纷夺目,这样搭配在布依人眼里才是最好看的,也最符合布依族人的审美观,当然用现代流行的眼光审视也颇有些“混搭范儿”的意味。穿戴层叠的蜡染衣裙在布依族妇女眼中并没有丝毫累赘,她们总是尽可能多争取一份可以显示富有和蜡染手艺高超的机会,而且在她们眼中穿在身上的不是衣服,是一种对未来的向往,是一份浓厚的情义,蜡染对于布依族人来说是流淌的平淡的生活更是绵延的美好的希望(见图45)。

图45 穿戴着层叠的蜡染衣裙的布依族妇女 (图片出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韦荣慧著)

蜡染是文化是信仰

布依族蜡染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主要通过蜡染的图案纹样来表现。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每一样都包含深刻的意义,代表着丰富的传说。比如几何纹代表连绵起伏的山峦,涡状纹表示翻涌的河流,牡丹纹意味富贵,龙凤纹蕴含财富,蝙蝠纹、虎眼纹、猫头鹰纹等可以避凶免灾等,还有数不清的似云似水、像雾像风又见棱见角、有圆有方的神秘莫测的图案,就像是一部用蜡书写的布依族象形史书和风俗史画。在石头寨,蜡染艺术饱含着布依族人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热爱,表达着历久的民族文明和信仰,也传承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1.把家乡穿在身上

布依族蜡染纹样中几何图形占了绝大比例,而且这些纹样又都与其生活环境中的事物有关。草木山河都有固定的纹样表示,是布依族妇女对大自然和周围生存环境的质朴感知和原始表达,更蕴含着布依族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布依族蜡染的纹样常常以蕨菜芽、刺梨花和漩涡形、水波形的几何图案为主,为什么布依族妇女爱画这些图案哪?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而易见,布依族人家的门前是翻滚着漩涡的河流,山上是布满圆洞石头,菜园里的芥菜叶子也是圆的,不同的几何纹样,把布依寨子的轮廓和布依人的观念勾勒在衣裙上,布依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最淳朴的价值取向从中可窥见一斑。

至于妇女们爱画的蕨菜芽纹样,和流传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有关。相传,有一年村里一位最善做蜡染的姑娘病了,眼看着气息奄奄却没有任何办法,一天她母亲上山采回来蕨菜嫩芽,想不到姑娘吃了后,便觉得舒服多了。靠着吃蕨菜芽儿,姑娘的病竟然奇迹般的治好了。她便把这种救命的蕨菜芽画在蜡染布上,以示永远铭记不忘其救命之恩,后来这种纹样在民间就慢慢流传下来了。

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个布依村寨就是一幅山水画,妇女们把这幅画绘制在了自己身穿的百褶裙上。裙子的主体图案都是由表示树木、道路、河虾、河流、星辰、狗牙瓣、田地的纹样组成,纹样中用一条直线表示界限,两条直线表示道路,两条水平线中间加一条波浪线表示河流,用多重三角形表示山坡,三个锯齿组合表示狗牙瓣,三个菱形组合表示树木。狗是布依族最喜爱的动物,传说中是狗给布依族先民带来了粮食种子,让布依族人民吃上饱饭,所以寨子里狗的身影随处可见,蜡染衣裙上也少不了狗牙瓣的纹样。这样的纹样描绘就是石头寨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石头寨周围有很多大树环绕,寨子门前是公路,与公路平行的是白水河,河里鱼虾游荡,河岸杨柳依依,夏天来临,蝴蝶飞舞,河对岸是一片平坦的田坝,寨子里小狗在叫嚷嬉闹……寨子的风景被描绘在百褶裙上,石头寨的妇女们也就是把家乡穿在了身上,并希望这美好的景象永远的流传下去。不管身处何处,只要看见这百褶裙就能唤起对家乡最深的思念和依恋(见图46)。

图46 布依族蜡染裙边,描绘了布依族美丽的居住环境(图片出自《贵州蜡染》,贺琛、余文斌著)

2.布衣祖先的图腾崇拜

石头寨布依族蜡染以抽象形态的几何纹样为主,和写实形态的纹样比较,抽象的几何纹样不仅丰富多变、形式感强,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包含的意味更抽象概括,韵味更浓更深,更能充分表现出一种无穷的意境。实际上,无论是写实形态,还是抽象形态,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纯形式的图案,是艺术化了的纹样,而在最初却包含着严肃的图腾崇拜含义和内容,充满浓厚的宗教意味。

远古时期落后的生产力束缚着人们思维能力,对于许多自然现象,受原始思维的限制,人们没办法理解,因此,人们把一切不能解释的现象神化,认为这一切是由一种力量支配着,由此产生了自然崇拜,进而产生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对于崇拜对象,人们往往有许多禁忌,以造成严肃的宗教意识和气氛。但当把崇拜对象刻绘在陶器、铜鼓和蜡染上时,不但没有违背禁忌、削弱崇拜观念,反而由于这些纹样的广泛运用,使崇拜意识得到了加强。通过这种方法,使人们时常浸染在一种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使人们的崇拜意识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

布依族是我国最早耕种水稻的民族之一,这与布依族历来居住的环境条件有关。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水源条件好,适宜种植水稻。对于一个稻耕民族来讲,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耕有着很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就形成与四季交替和耕种水稻有关的崇拜观念。在布依族的原始宗教习俗中,特别崇拜山、水、河、天、太阳、雷、树、种子等,布依族的“灵魂”一词就是用“种子”来表示。布依族蜡染纹样就是对这些被崇拜的自然物的模拟,由起初的写实形态一步步演化而来。水波纹、漩涡纹反映着水的崇拜意识,圆圈纹来源于对太阳的崇拜,对雷的崇拜形成了云雷纹,对连绵山脉的崇拜又形成了齿形纹……这些纹样每一种背后都蕴含着深远的图腾崇拜观念,非常耐人寻味(见图47)。

图47 布依族家族纹蜡染袖片,布依族服饰最典型的图案 (图片出自《贵州蜡染》,贺琛、余文斌著)

这些纹样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它的崇拜含义,有的纹样也很难看出它的本来面目。但这些从远古历史就流传下来的有着图腾崇拜含义的纹样依旧会为布依族人继续流传沿用下去,因为这里面蕴含了远古先民的意识和精神,也是后世子民永远不会忘却的民族文化。

图48 布依族蜡染女套装(图片出自《山花烂漫——中国美术馆藏贵州蜡染艺术精品》,范迪安主编)

3.布依人一生的精神食粮

蜡染在石头寨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布依族人民的关系密切,渗透到方方面面,可以说每个布依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蜡染。从孩子一出生到办满月酒,亲友们每人都要送一张画有虎眼花纹的蜡染背扇然后缝缀在一起做成多层蜡染背扇,意为庇佑孩子健康成长。蜡染制作成的精致小礼品如蜡染花手帕、蜡染花蓝帕、蜡染花伞套、蜡染花带等是年轻姑娘恋爱时亲手缝制送给心上人的定情信物。确立恋爱关系的男女双方认定对方为结婚对象时,女方会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全套衣服送给男方,这就表示女方总有一天会成为男方家的人,给对方吃一颗定心丸,同时也向男方家人展示了自己不俗的手艺(见图48)。老人过世时女儿要送铜鼓纹、涡团纹、马蹄纹的蜡染床单做葬单,出殡的当天家门的儿媳都要穿紫红裙子的蜡染盛装为逝者送葬,颜色深沉的紫色裙装是人们沉痛哀思之情的表达,衬托出场面的庄重肃穆。长裙款款,浩浩荡荡,以祈求逝去的祖先庇佑后世的子子孙孙。

另外,每年春节布依族村寨都要举行耍龙活动,活动开始的接龙,中途的耍龙和结束时收龙都必须由村里的妇女身着蜡染盛装前簇后拥,歌舞相伴。石头寨的布依族人从呱呱坠地到与世长辞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蜡染的陪伴,蜡染制品在布依族生活中饱含着神圣又平常的寓意,如同粮食水空气一样必不可少,蜡染对于布依族人来说也是一生珍贵的精神食粮。

蜡染是女性的艺术

石头寨的妇女一生都与蜡染有着不解之缘,在当地蜡染早已成为女性文化一种的象征。是衡量妇女作为妻子、母亲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只有会做蜡染,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布依族女子,对妇女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女子,学习蜡染是使自己适应生存环境的基本方法,是其一生的必修课。而且这也只针对女性而言,在石头寨蜡染和男性无关。

石头寨的女孩从开始懂事母亲就教导其学习蜡染绘画,可以这样形容,石头寨的女孩会拿筷子就会拿蜡刀。画蜡是蜡染制作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先学画蜡,由简入繁,逐渐地学习染缸配制、照顾染缸、脱蜡清洗等技术。画蜡技艺的好坏与一个人心智高低,勤劳与否有关,所以蜡花画得好就是聪明能干的象征。经过日积月累的刻苦学习女孩们长到亭亭玉立的豆蔻年华之际其蜡染技艺也已成熟,嫁到婆家后凭着精湛的蜡染手艺也可以为家庭增加收入,相应的在家庭中也有更多发言权。除了提高自己在婆家的地位,还会增加在寨子里的影响力,蜡染做得好的妇女是很受当地人尊敬的,男性也都从内心里佩服蜡染的能手,这也成为妇女们潜心研究学习提高自身蜡染技艺的一股最原始的推动力,布依族妇女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渴望得到社会给自己的认同。

妇女们用蜡染精心描绘自己的服饰,长年累月的从事这项辛苦的技艺,靠着坚韧不屈,勤劳苦干的精神使得蜡染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为蜡染的存活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动力。正因为妇女们对蜡染传统手工艺的执著才使得蜡染成为罕见的民间艺术精品,用当地男性的话说就是在石头寨没有妇女就没有布依族人美丽的服装,更不可能有驰名中外的布依族蜡染艺术,这也是以男性为主体地位的布依族对女性的社会贡献的一种认证。

石头寨的蜡染制作和其他布依族村寨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石头寨,家庭是蜡染技艺传承的重要基地,整个村寨更是蜡染技艺传承的大课堂。天气暖和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到门口画蜡,大家坐在一起,边说笑边画,这是大家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是想学蜡染的村里小女孩学习蜡染的最佳时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观摩,画蜡技艺精湛的人也会为他人指点迷津,这样的情形是石头寨最有特色的风情,画蜡的人和画中的景在古朴的村寨中融成一幅最动人的景致(见图49)。

图49 聚集在一起点蜡的布依族妇女(图片出自《中国土布系列——蜡染上 采访篇 论述篇》)

布依族女子传统服饰中大量使用蜡染,而在当地,由于自然因素的限制,其他村子所需要的蜡染布全靠石头寨、偏坡和王山寨这三个村供应,石头寨是最大的供应点。加上从2004年开发民族乡村旅游以来,游客逐年增加,为满足游客对蜡染工艺品的喜爱和需求,村里部分人推陈出新,利用娴熟的画蜡技巧和自家的小染缸制作了更多便于携带的蜡染画、手提包、围巾、T恤等产品,颇受游客们的欢迎,再者也为家庭带来不错的收入。由于旅游的宣传效应,石头寨的蜡染知名度传遍了四面八方,制作蜡染的妇女也通过蜡染这个媒介增加了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多技艺精湛的妇女还被授予民间艺术家的称号,布依族妇女的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她们也从幕后逐渐走到人们面前,为世人所熟知。

亮布

侗族服装使用的“亮布”是一种经过染色的粗布料。这种布料的制作要经过浸染、捶布、晾布和涂抹鸡蛋清等多道工序,工艺十分古朴,穿着经久耐用,别具民族特色。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妇女专属的,比如苗族的刺绣,羌族的羌绣,侗族的亮布,白族的扎染,布依族、苗族、瑶族的蜡染等,也只有妇女才能承担起保留和繁衍的历史责任,可以说,妇女一定意义上担当了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是民族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实践者,是许多民间工艺的承载者。她们执掌着工艺的制作,工艺也融入了她们的生命历程,她们更是将传统民间工艺世代承袭的绝对功臣。就蜡染工艺而言,民间蜡染制作发明的功劳非妇女莫属;对布依族而言,蜡染的起源,制作和传承都属女子专有,这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选择。无论蜡染技艺本身还是蜡染纹样的质朴、婉约、高雅抑或奔放、豪迈、气派,都是女性气质特征的体现。蜡染是布依族女性表现内心世界的一扇窗口,透过蜡染可以感受女性的智慧与情感。蜡染是布依族女性角色的一种象征符号,也是她们一生的追求与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