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时间:2023-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液体受增大的压力作用而使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故液压系统在设计和使用时,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介质中的游离气泡的含量。为了使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很好地传递运动和动力,使用的工作介质应具备以下一些性能。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分类,工作介质的类型如表2-2所示,主要有石油基液压油和难燃液压油。现在,有90%以上的液压设备采用石油基液压油。

2.1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2.1.1 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质

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多项,现选择与液压传动性能密切相关的三项作介绍。

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液体的密度,用公式表示为

img13

严格来说,液体的密度随着压力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量一般很小,在工程计算中可以忽略不计。在进行液压系统相关的计算时,通常取液压油的密度为900kg/m3

2.可压缩性

液体受增大的压力作用而使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设容器中液体原来压力为p0,体积为V0,当液体压力变化Δp时,体积变化ΔV,则液体的可压缩性可用压缩系数k来表示,它是指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用公式表示为

img14

式中:k——压缩系数,单位为m2/N。

由于压力增大时液体的体积减小,为了使k为正值,在上式右边须加一负号。

液体压缩系数k的倒数,称为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简称体积模量,用K表示,即

img15

表2-1列举了各种工作介质的体积模量。因钢的弹性模量为2.1×105 MPa,由表2-1可见,石油基液压油的可压缩性是钢的100~150倍。液体的体积模量与温度、压力有关。温度升高时,K值减小,在液压油正常工作范围内,K值会有5%~25%的变化;压力增大时,K值增大,但这种增大不呈线性关系,当p≥3MPa时,K值基本上不再增大。由于空气的压缩性很大,当液压油液中混有游离气泡时,K值将大大减小。比如,当油中混有1%空气气泡时,体积模量则降低到纯油的5%左右;当油中混有5%的空气气泡时,体积模量则降低到纯油的1%左右。故液压系统在设计和使用时,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介质中的游离气泡的含量。

一般情况下,工作介质的可压缩性在研究液压系统静态(稳态)条件下工作的性能时,对其影响不大,可以不予考虑;但在高压下或研究系统动态性能及计算远距离操纵的液压系统时,必须予以考虑。

表2-1 各种工作介质的体积模量(20℃,0.1MPa)

img16

3.黏性

1)黏性的定义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在液层相互作用的界面之间会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一特性称为液体的黏性。液体只有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才会呈现出黏性,静止液体是不呈现黏性的。黏性是液压油的各项物理性质中最重要的特性,也是选择液压油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2)黏性的度量

度量黏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黏度。常用的黏度有三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相对黏度。

img17

图2-1 液体的黏性

(1)动力黏度 在图2-1中,设两平行平板间充满液体,下平板不动,上平板以速度u0向右平动。由于液体的黏性和液体与固体壁面间作用力的共同影响,导致液体流动时各层的速度大小不等,紧贴下平板的液体黏附于下平板上,其速度为零,紧贴上平板的液体黏附于上平板上,其速度为u0,中间各层的速度分布从上到下按线性规律变化。可以把这种流动看成是无限薄的油层在运动,速度快的液层带动速度慢的液层,速度慢的液层阻止速度快的液层。

实验测定指出:液体流动时相邻液层间的内摩擦力Ff与液层接触面积A、液层间的相对速度梯度du成正比,与液层的距离dy成反比,du/dy称为两液层间的速度梯度或剪切率,即

img18

式中:μ——比例系数,称为黏性系数或动力黏度,也称绝对黏度。

以τ=img19表示液层间的切应力,即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则有

img20

式(2-5)即为牛顿液体的内摩擦定律。当动力黏度只与液体种类有关而与速度梯度无关时,这种液体称为牛顿液体,否则为非牛顿液体。除高黏度或含有特种添加剂的油液外,一般的液压油均可视为牛顿液体。

动力黏度的物理意义就是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大小。由式(2-4)和式(2-5)可知,一定的Ff或τ,μ越大,du/dy越小,即液体发生的剪切变形越小,抵抗液层之间相对移动的能力越强。

在国际单位制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μ的单位为Pa·s(帕·秒)或N·s/m2(牛·秒/米2);而在厘米·克·秒(CGS)制中,μ的单位为P(泊)或cP(厘泊)或dyn·s/cm2(达因·秒/厘米2),1Pa·s=10P=10cP。从μ的单位可看出,μ具有力、长度、时间的量纲,即具有动力学的量,故称为动力黏度。

(2)运动黏度 在同一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μ与它的密度ρ之比称为运动黏度,即

img21

在国际单位制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ν的单位为m2/s;在CGS制中,ν的单位为cm2/s,通常称为St(斯)。St的单位较大,工程上常用cSt(厘斯)来表示,1St=100cSt。因运动黏度具有长度和时间的量纲,即具有运动学的量,故称为运动黏度。

运动黏度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一个在液压传动计算中经常遇到的物理量,习惯上常用来标志液体的黏度,例如全损耗系统用油的牌号,就是这种油液在40℃时的运动黏度ν的平均值,如40号全损耗系统用油就是指这种全损耗系统用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ν的平均值为40cSt(厘斯)。

(3)相对黏度 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是理论分析和推导中常使用的黏度单位,但它们难以直接测量,在实际过程中,要先求出相对黏度,然后再换算成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相对黏度是在特定测量条件下制定的,又称为条件黏度。测量条件不同,各国采用的相对黏度单位也不同。如中国、德国、俄罗斯用恩氏黏度(°E);美国、英国采用通用赛氏黏度(SUS)或雷氏黏度(Re)等。

恩氏黏度的测定方法:将200mL温度为t℃的被测液体装入恩氏黏度计的容器内,让此液体从底部φ2.8mm的小孔流尽所需时间为t1,再测出相同体积的温度为20℃的蒸馏水在同一黏度计中流尽所需的时间t2,这两个时间之比即为被测液体在t℃下的恩氏黏度,即

img22

恩氏黏度与运动黏度(单位取m2/s)间的换算关系式为

img23

3)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油液黏度的影响很大,如图2-2所示,当油温升高时,其黏度显著下降,这一特性称为油液的黏温特性,它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泄漏量,因此,希望油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越好。

img24

图2-2 黏温特性曲线

4)压力对黏度的影响

当油液所受的压力加大时,其分子间的距离就会缩小,内聚力会增加,黏度会变大。但是这种变化在低压时并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在高压情况下,这种变化不可忽略。

4.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性能要求

液压系统虽然都是由泵、阀、缸等元件组成的,但不同使用条件的不同液压系统对工作介质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很好地传递运动和动力,使用的工作介质应具备以下一些性能。

(1)要有合适的黏度和较好的黏温特性,要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2)防腐性、防锈性要好,抗泡沫性、抗乳化性、抗磨性要好。

(3)抗氧化性、抗剪切稳定性、抗空气释放性、抗水解安定性要好,抗低温性要好。

(4)与金属和密封件、橡胶软管、涂料等的相容性要好。

(5)流动点和凝固点要低,闪点和燃点要高,比热容和热导率要大,体积膨胀要小。

5.工作介质的类型与选用

1)工作介质的类型

工作介质要同时满足上述五项要求是不可能的,一般根据需要满足一项或几项要求。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分类,工作介质的类型如表2-2所示,主要有石油基液压油和难燃液压油。现在,有90%以上的液压设备采用石油基液压油。石油基液压油以全损耗系统用油为基料,这种油价格低,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较差,只能用在压力较低和要求不高的场合。为了改善全损耗系统用油的性能,往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添加剂有两类:一类是用来改善油液化学性能的,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锈剂等;另一类是用来改善油液物理性能的,如增黏剂、抗磨剂、防爬剂等。

表2-2 工作介质的类型

img25

2)工作介质的选用

在选择工作介质时,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液压系统的环境条件 如气温的变化情况、系统的冷却条件、有无高温热源和明火、抑制噪声的能力、废液再生处理及环保要求。

(2)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 如压力范围、液压泵的类型和转速、温度范围、与金属及密封件和涂料的相容性、系统的运转时间和工作特点等。其中,液压泵的工作条件是选择液压油的重要依据,应尽可能满足液压泵样本中提出的油品要求,系统压力和执行装置工作速度也是选择液压油的重要依据。

(3)液压油的性质 如液压油的理化指标和使用性能、各类液压油的特性等。

(4)经济性和供货情况 如液压油的价格、使用寿命、对液压元件寿命的影响、当地油品的货源,以及维护、更换的难易程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