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液压冲击和气蚀现象

液压冲击和气蚀现象

时间:2024-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液体在某一温度下其压力继续下降而低于一定数值时,液体本身会迅速汽化,产生大量蒸气,这时的压力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一般来说,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比空气分离压要小得多。而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24所示。

2.7 液压冲击和气蚀现象

2.7.1 液压冲击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油液的压力在某一瞬间突然急剧升高,形成较大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1.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产生液压冲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液压冲击多发生在液流突然停止运动的时候,如迅速关闭阀门时,液体的流动速度突然降为零,液体受到挤压,使液体的动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造成液体的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液压冲击。

(2)在液压系统中,高速运动的工作部件的惯性力也会引起液压冲击。如工作部件换向或制动时,与液压缸连接的排油管路上常有一个控制阀关闭油路,油液不能从油缸中排出,但此时运动部件因惯性的作用还不能立即停止运动,这样,也会引起液压缸和管路中局部油压急剧升高而产生液压冲击。

(3)由于液压系统中某些元件反应动作不够灵敏,也会造成液压冲击。例如,溢流阀在超压时不能迅速打开,形成压力的超调;限压式变量液压泵在油压升高时不能及时减少输油量等,都会造成液压冲击。

img178

图2-21 速度突变引起的液压冲击

1—容器;2—阀门

液压冲击的危害:产生液压冲击时,系统的瞬时压力峰值有时比正常工作压力高好几倍,会引起设备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了液压传动的精度和寿命。液压冲击还会损坏液压元件、密封装置,甚至会使管子爆裂。由于压力增高,还会使系统中的某些元件,如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产生误动作,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可能会造成工作中的事故。

2.液体突然停止运动时产生的液压冲击

有一液面恒定并能保持液面压力不变的容器,如图2-21所示。容器底部连一管道,在管道的输出端装有一个阀门。管道内的液体经阀门2流出。若将阀门突然关闭,则紧靠阀门的这部分液体立即停止运动,液体的动能瞬时转变为压力能,产生冲击压力,接着后面的液体依次停止运动,依次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在管道内形成压力冲击波,并以速度c从阀门2向容器1传播。

设图2-21中管道的截面面积和长度分别为A和l,管道中液体的流速为v,密度为ρ,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液体的动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即

img179

所以

c——压力冲击波在管道中的传播速度,c=img180c一般与油液的体积模量、油管材料的弹性模量、油管直径和壁厚等因素有关。对选定的油液和管道来说,c为定值。压力冲击波在管道中液压油内的传播速度c一般在890~1 270m/s范围内。式(2-119)适用于阀门迅速关闭的特点条件。实际工作中,阀门关闭总需要一定时间,液压冲击也会因阀门关闭的迅速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设阀门完成关闭所需时间为t,从冲击发生起,到液压冲击波又返回到容腔所需要的时间为T,则T=2l/c。如果阀门不是全部关闭,而是部分关闭,则液体的流速从v降到v′。则只要在式(2-119)中以(v-v′)代替v,便可求得在这种情况下的压力升高值。即

img181

一般情况下,依据阀门关闭时间常把液压冲击分为以下两种。

(1)当阀门关闭时间t<T时,称为直接液压冲击(又称完全冲击)。

(2)当阀门关闭时间t>T时,称为间接液压冲击(又称不完全冲击)。此时压力升高值比直接冲击时小,它可以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img182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知道了液压冲击的压力升高值Δp后,便可求得出现液压冲击时管道中的最高压力

img183

3.运动部件制动时引起的液压冲击

运动部件的惯性也是引起液压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图2-22所示,设活塞以速度v驱动负载m向左运动,活塞和负载的总质量为Σm。当突然关闭出口通道时,液体被封闭在右腔中。但由于运动部件的惯性,它仍会向前运动一小段距离,使腔内油液受到挤压,引起液体压力急剧上升。运动部件则因受到右腔内液体压力产生的阻力而制动。

设运动部件在制动时的减速时间为Δt,速度减小值为Δv,则根据动量定律,可近似地求得右腔内的冲击压力值Δp为

img184

故有

img185

img186

图2-22 运动部件阀门突然关闭引起的液压冲击

式中:Σm——被制动的运动部件(包括活塞和负载)的总质量;

 A——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

 Δt——运动部件制动或减慢Δv所需的时间;

 Δv——运动部件速度的减少值,Δv=v-v′;

 v——运动部件制动前的速度;

 v′——运动部件经过Δt时间后的速度。

式(2-124)的计算忽略了阻尼、泄漏等因素,其值比实际的要大,因而是安全的。

4.减少液压冲击的措施

因液压冲击有较多的危害,所以可针对上述影响冲击压力Δp的因素,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液压冲击。

(1)适当加大管径,限制管道流速v,一般在液压系统中把v控制在4.5m/s以内,使Δpmax不超过5MPa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2)正确设计阀口或设置缓冲装置(如阻尼孔),使运动部件制动时速度变化比较均匀。

(3)缓慢开关阀门,可采用换向时间可调的换向阀。

(4)尽可能缩短管长,以减小压力冲击波的传播时间,变直接冲击为间接冲击。

(5)在容易发生液压冲击的部位采用橡胶软管或设置蓄能器,以吸收冲击压力;也可以在这些部位安装安全阀,以限制压力的升高。

2.7.2 空穴现象

1.空穴、气蚀的概念及空穴、气蚀的危害

1)空穴

在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中,不可避免地混有一定量的空气,当流动液体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时,正常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就成为过饱和状态,从而会从油液中迅速分离出来,使液体产生大量气泡。此外,当油液中某一点处的压力低于当时温度下的蒸气压时,油液将沸腾汽化,也会在油液中形成气泡。上述两种情况都会使气泡混杂在液体中,使原来充满在管道或元件中的液体成为不连续状态,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空穴现象。

2)气蚀

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区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涌来,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液压冲击。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腐蚀。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3)空穴、气蚀的危害

如果在液流中产生了空穴现象,会使系统中的局部区域产生非常高的温度和冲击压力,引起噪声和振动,再加上气泡中有氧气,在高温、高压和氧化的作用下会使工作介质变质,使零件表面疲劳,还对金属产生气蚀作用,从而使液压元件表面产生腐蚀、剥落的现象,出现海绵状的小洞穴,甚至会造成元件失灵。尤其是当液压泵发生空穴现象时,除了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外,还会由于液体的连续性被破坏,降低吸油能力,以致造成流量和压力的波动,使液压泵零件承受冲击载荷,缩短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2.液体的空气分离压和饱和蒸气压

液体中的空气含量用液体中所含空气的体积分数来衡量。空气在液体中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溶解在液体中;另一种是以气泡的形式混合在液体中。前一种的空气对液体的体积模量没有影响。但当液体的压力降低时,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会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如图2-23(a)所示。空气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液体的绝对压力成正比,如图2-23(b)所示。油液中能溶解的空气量比水中能溶解的要多。在常温常压下,石油型液压油的空气溶解度等于6%~12%;水中的空气溶解度约等于2%。

img187

图2-23 气体溶解度以及从油液中放出的气体体积与压力间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压力低于某数值时,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将会突然地迅速从液体中分离出来,产生大量气泡,这个压力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有气泡的液体其体积模量将明显减小。气泡越多,液体的体积模量就越小。

当液体在某一温度下其压力继续下降而低于一定数值时,液体本身会迅速汽化,产生大量蒸气,这时的压力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一般来说,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比空气分离压要小得多。而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24所示。

3.节流气穴

当液体流到如图2-25所示的水平放置管道节流口的喉部时,因q=Av,通流截面面积小,流速变得很快。又根据能量方程img188,所以该处的压力会很低。如该处的压力低于液体工作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就会出现气穴现象。同样,在液压泵的自吸过程中,如果泵的吸油管太细、阻力太大、滤网堵塞,或者泵安装位置过高、转速过快等,也会使其吸油腔的压力低于工作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从而出现气穴现象。

img189

图2-24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1—油-水乳化液;2—水-乙二醇液;

3—氯化烃液;4—合成液;5—石油基液;

6—硅酸酯液;7—磷酸酯液;8—硅酮液

img190

图2-25 节流口的气穴现象

当液压系统出现气穴现象时,大量的气泡使液流的流动特性变坏,造成流量不连续、流动不稳、噪声骤增。特别是当带有气泡的液流进入下游高压区时,气泡受到周围高压的作用,迅速破灭,使局部产生非常高的液压冲击。例如,在38℃温度下工作的液压泵,当泵的输出压力分别为6.8MPa、13.6MPa、20.4MPa时,气泡破灭处的局部温度可高达766℃、993℃、1 149℃,冲击压力会达到几百兆帕。这样的局部高温和冲击压力,会产生气蚀。气蚀会严重损伤元件表面质量,大大缩短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4.减少空穴的措施

在液压系统中,只要液体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就会产生气穴现象。如要想完全消除空穴现象是十分困难的,但可尽力加以防止空穴现象的产生。必须从设计、结构、材料的选用上来考虑,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保持液压系统中的油压高于空气分离压。对于管道来说,要求油管要有足够的管径,并尽量避免有狭窄处或急剧转弯处;对于阀来说,正确设计阀口,减小液体通过阀孔前后的压差;对于液压泵,离油面的高度不得过高,以保证液压泵吸油管路中各处的油压都不低于空气分离压。

(2)降低液体中气体的含量。例如管路的密封性要好,不要漏气,以防空气侵入。

(3)对液压元件应选用抗腐蚀能力较强的金属材料,并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适当提高零件的机械强度,减小表面粗糙度,以提高液压元件的抗气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